0499禮之變
今天的朝會,根本不叫朝會,整個一草臺班子。
朱氏父子并非皇帝,諸多官員亦無職務,只是大家聚在一起開會而已。
禮樂也沒有,因為不能亂用。
就是父子倆來了,朱國祥高居御座之上,朱銘搬一把交椅坐在側下方,然后就有侍衛呼喊百官上殿。
“拜見大經略,拜見大元帥”
張根、高景山領銜行禮,眾人跟著鞠躬作揖。
朱國祥掃了一眼,只能看清前面兩三排,后面那些人全部淪為背景板。他開口說道“暴宋無道,我父子遂起兵以正乾坤。今宋皇已被俘,奸臣隨趙佶奔往東南,正是天下百廢待興之時,還須仰著各位賢才共同治理”
或許是特殊的空間原因,朱國祥聲音不大卻傳得很遠。
相比起朱銘在東京殺人抄家,朱國祥就顯得溫和仁厚得多,趙宋舊臣都認為這肯定是一位賢君。
開場白說完,就該進入正題了。
群臣已經商量好,由一文一武一宗室做代表勸進。
翰林學士翟汝文率先出列,他是朱銘科舉時的考官。當時力保朱銘的考官,只剩翟汝文還活著,因此身份極為特殊,可以稱得上是朱銘的座師。
“名不正則言不順,正名須正位,請朱經略登極御宇”翟汝文說得干脆利落,絲毫不繞彎子。
錢忱身為舊宋公主之子,雖然其武職屬于虛銜,但他跟朱銘私交不錯,因此作為武官代表出列“天下不可無主,請朱經略登極御宇”
趙遹則是宗室代表“朱經略可先領漢王之爵,請舊宋皇帝擇吉日禪讓。”
先封王,再禪讓,屬于最標準的登基流程。
“請朱經略登極御宇”
先前只是作揖見禮的眾人,此刻齊刷刷跪下。
朱國祥按照寫好的劇本,問道“吾兒是何打算”
朱銘說道“父親稱王可以,稱帝也可以,但不能禪讓。”
眾人一愣,俱皆愕然。
在傳統觀念當中,是有“天命”存在的。
天命認可了趙氏,因此天命歸宋,皇帝以天子的身份統治國家。改朝換代,天命轉移,禪讓就是關鍵一步新的皇帝和王朝才能擁有法統。
翟汝文身后一個文官站出來“改朝換代,天命轉移,不可不慎重,不可不守禮。”
朱銘問道“你是何人”
那文官說道“舊宋起居郎胡安國。”
“胡康侯居然也在東京。”朱銘莞爾一笑,那笑容有些詭異。
在程朱理學的發展史上,朱熹的影響力自然最大,而胡安國則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且其春秋造詣是公認的兩宋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