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禮說“大夏歸還了土地,大明也該歸還城池。”
朱銘問道“西夏為何愿意歸還土地”
李仁禮無法回答。
朱銘自問自答說“西夏歸還土地,是因為大明天兵打贏了。大明不用歸還城池,也是因為大明天兵打贏了。你們可以給西夏國主寫信,如果不服,可以不用和談。我大明天兵,很快就能武力奪回會州。明年兵分兩路,一路順著黃河直取西夏國都,一路攻取涼州、甘州、肅州,西夏也不用再歸還橫山了”
曹昌庸突然厲聲發言“太子殿下盡可發兵來取,我大夏兒郎定然死戰不休”
“好”
朱銘猛拍桌子“伱們可以回國了,到時候發兵來見”
李仁禮連忙說“大可不必請問太子殿下,之前說的兄弟之邦可還作數”
“當然作數。”朱銘轉怒為笑。
李仁禮說道“請太子殿下給些時間,我等立即就給國主寫信。”
二人垂頭喪氣,結伴離開大元帥府。
曹昌庸猜測道“明國太子氣焰如此囂張,恐怕晉王真的吃了大敗。”
李仁禮說“做生意還要討價還價,或許能夠多保留幾座寨堡。”
橫山地區遍地寨堡,而且每隔四五里,就有一座烽火臺,多保住幾座寨堡還是可以的。
但有一個前提,即明軍無法繼續取得勝利。
就在兩人覲見朱銘時,楊志已經再次發兵,這是種師道離開蘭州前的最后一次謀劃。
楊志現在已經不缺糧了,西夏在和南軍司屯有軍糧,李察哥、李仁義也帶著許多糧草,這三處糧草全部被楊志給繳獲。
從蘭州到會州靖遠,這一段黃河雖多山峽,但也是可以艱難行軍的。
大宋在這段黃河的南岸,沿途筑有龍溝堡、通泉堡、清水河寨等等。這些寨堡,去年悉數被西夏給奪走,楊志必須一路打過去。
整個蘭州、湟州、熙州、河州的商船,都被楊志給強行征調。
大小船只總數上千艘,載著士兵、民夫和輜重,浩浩蕩蕩殺向會州去。
抵達龍溝堡時,火炮拖到岸邊,只轟了幾炮而已,堡內的西夏守軍就逃跑了。
攏共也就幾百守軍,西夏剛剛大敗,此地距離蘭州又近,將士皆無誓死抵抗之心。
更前方的通泉堡,更是遠遠望見大明船隊,堡內守軍便坐船逃往會州。就算要守,他們也是退守會州城,不愿幾百人窩在小城堡里跟明軍對抗。
會州守將得知消息,緊急給李乾順寫信求援。
李察哥已經回到興慶府,對西夏君臣說“漢兵有神炮,可將城墻擊破,會州又兵力空虛,恐怕半個月就會淪陷。”
會州守軍主力,前番已隨李察哥出征,大部分都投降成了俘虜。
李乾順問道“那神炮究竟為何物”
甘肅軍司的李仁義也已到興慶府,此刻描述道“據逃回來的將士所言,神炮通體為鐵制,仿佛中空的樹干。“
李察哥說道“我當時距離城墻,至少有兩里地。漢兵用神炮發來炮子,將我身邊的親兵殺死兩人。若是再打得準些,我在兩里之外就喪命了。”
此言一出,西夏君臣駭然。
李乾順更是生出大恐懼“若是漢兵一路順著黃河而來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