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拿來一塊巨大甲片,已經可以稱為小型板甲,說道“這是用水錘反復鍛打的,札甲制作起來更快了。”
“極好。”朱銘點頭贊許。
宋代的札甲已經高度模塊化,拆分出來之后,許多局部就如板甲一般,而且還比板甲更重。
為啥不直接用板甲布局代替呢又輕便又省成本,多好的事情啊。
很簡單,精良板甲成本太高,普通板甲又防御性不足。
有了水錘就完美解決,用水錘反復鍛打出板甲,代替某些模塊化的札甲局部。這樣做出的札甲,重量更輕,還能節省成本和時間,并保證防御力不減弱。
八十斤的步人甲,可減重到五六十斤。
張成又帶朱銘去看成品,只見胸口有一塊極大甲片,兩側甲裙也有大甲片,其余甲片亦整體變大了。
“多重”朱銘問道。
“五十六斤,”張成說道,“以前造這樣堅固的鎧甲,至少在七十斤以上。”
朱銘對此極為滿意,這玩意兒不僅降低成本,而且也讓士兵減輕負重,還能在日常維護時省事兒,大甲片修復起來更容易。
至于鏈甲,全國各大軍械廠,已經完全停止制造了,等今后人手不緊張時再造。
那東西太費人工
鍵盤俠貶低鏈甲防御力差,那是因為他們測試時,使用的是對接式樣子貨,隨便一箭就能輕松射穿。
古今中外,對接式鏈甲,只有古代日本經常用。
其余各國軍隊的鏈甲,大都采用鉚接式、焊接式,那玩意兒其實非常扛造。
“把賞錢抬來”朱銘吩咐道。
一筐筐銀元和銅錢,被親衛們抬下船,朱銘開始賞賜給官吏和工匠。
消息傳出,歡呼聲四起,大家變得更有干勁兒了。
朱銘對耿鼎臣、張成等官員說“工匠若有新奇想法,可讓他們嘗試,能改進工藝者重重有賞,其主管官員也可計入政績。”
“是”官員們齊刷刷作揖。
朱銘又說“我打算在此建一學校,儒家經典只教論語、孟子,其余課程為數學、物理,還有就是冶鐵、鍛鐵、鑄鐵、造炮、造銃、造甲等等。只要是利國鎮戶籍的百姓,其子女皆可入學。學校也按三舍法劃分為五級,每級考試前一百名可免收學費。”
“此法大善,必可教出無數巧匠”耿鼎臣連忙拍馬屁。
朱銘說道“學校舍試畢業的學生,可優先選為利國監的伎術官,甚至可調去其他州府做伎術官。這樣的學校,今后我會設立十二所。也不止是冶鐵造甲,其余跟工匠有關的監務也會設立,比如造船造車方面的。”
工匠學校,朱銘的打算是三年建一所,三十六年就能把十二所學校建完。
當然,以后財政充裕了,一年就能建好幾所,而且招生范圍也會擴大。
這種學校體系成熟之后,技術發展肯定更快,并且更具系統性、理論性,指不定就能迸發出什么科學火花。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