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祥朗聲問道“何事”
太監回答說“李待詔持牌求見,言翰林院金石所有要事啟奏。”
“請她進來。”朱國祥道。
朱銘問“這李待詔是誰”
朱國祥說“李清照。”
“咦”朱銘拖長了聲音,語氣里充滿了嫌棄和鄙視。
朱國祥白了兒子一眼“你想什么呢我是皇帝,她是待詔,正經的君臣關系。”
父子倆扯淡之間,李清照已經進門。
“臣李清照,拜見官家,拜見太子”
朱國祥一臉和藹微笑“不必拘禮,愛卿且坐。”
“謝陛下,”李清照坐下之后,拿出一張稿紙,“晉州煉礬務所獻銅盤,金石所已鑒定為真,且辨認出盤內銘文,共有一百三十三字。銘文所載,與詩經小雅六月相符。此銅盤,乃太宰尹吉甫作戰立功,周宣王記載賞賜任命之物。”
父子倆都不玩金石,當然沒聽過這玩意兒。
但凡對金石字畫有了解的,都會對兮甲盤如雷貫耳。此盤在南宋時期出土,又被元代宰相所獲,一直流傳到民國初年失蹤,歷朝歷代無數金石家把它研究了無數遍。
再后來就是個撿漏故事,一個旅美華人用幾百美元買下,也有說是十萬美元買下。
不管多少錢買的,反正在中國拍出兩億多人民幣的天價,傳世國寶從此變成某富豪的私人收藏品。
朱銘拿起李清照遞來的稿紙,上面寫著翻譯成楷書的銘文。
大概內容是周宣王五年三月庚寅日,天子下令征討玁狁于太原。宰相尹吉甫奉命出征,帶著俘虜凱旋而歸,天子賞賜四匹馬、一輛車。又派宰相去洛陽,責令四方邦國繳納糧賦。特別是南淮夷和淮夷,說好了要納貢的農民,不得拖欠貢品和糧賦。允許這些夷人來往經商,但不得擾亂地方市場。各地的諸侯百姓,也要遵從王法,只能在規定的市場交易,不準到窮鄉僻壤去做買賣
朱銘讀罷特別感興趣,讓李清照帶自己去金石所。
出現在朱銘面前的,是兮甲盤的完全體,盤身下方還有圈足。
另一個時空由于戰亂,兮甲盤落入農民手中,圈足不幸被敲掉了,銅盤被當成平底鍋用來烙餅
金石所的所長李唐贊嘆道“昔者,周宣王命太宰伐玁狁于太原。今者,陛下命太子伐金賊于河北。皆大勝也大明天子之德,直追賢明天子周宣王。大明太子之功,更勝周朝賢相尹吉甫。此盤應時現世,豈非天人感應乎大明必致盛世也”
“天人感應之說就不必提了,但確實值得高興。”朱國祥樂得滿臉笑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