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沒脫靶,朱太子明顯練過的。
而且這把燧發槍屬于特制,出于能工巧匠之手,擊發率能夠達到85,啞火的情況少之又少。
第三發,終于脫靶。
朱銘沒再繼續射擊,而是騎馬回去自嘲道“最近疏于練習,手藝有點稀松,倒是讓閣下見笑了。”
完顏宗輔哪敢嘲笑,他快速奔至靶前,看到被擊穿的札甲背心發涼。
還玩什么騎射
已經到火器時代了
西夏和高麗使者,也被請來觀靶。
西夏使者的態度更加恭敬,畢竟他們吃過大虧,盯著朱太子手里的火槍眼紅不已。
高麗使者卻是初見,對大明武力了解更深,急著回國告訴其他官員。
朱銘得意洋洋吹牛逼“之前的火銃需要用火繩引燃,如今的火銃卻可用燧石擊發。五年之內,我要造三萬把燧發火銃,讓他們如長槍手一般列陣。遇到敵軍殺來,分為三排輪射。等第三排放銃完畢,第一排士兵已填裝好彈藥,循環往復不間斷的放銃射擊”
此言一出,西夏使者被嚇得面如土色。
而完顏宗輔是真正上過戰場的,他能想象火槍手列陣不間斷射擊的情形。這天底下,有哪支軍隊能夠抵擋
朱銘舉著火槍全場策馬狂奔,靠近觀眾席時大喊“大明萬勝大明萬勝”
“大明萬勝”
“大明萬勝”
無論文武百官,還是普通百姓,此刻全都跟著吶喊那震天聲威讓各國使者沉默不語。
其實朱銘在吹牛逼。
首先,五年之內不可能打造三萬把燧發槍。
其次,雖然有穿越者做引導,繞過簧輪式燧發槍的錯誤路線,直接研制成功擊捶式燧發槍,但平均擊發率現在僅有70。并不像各國使者想象中那樣,火槍似乎可以次次擊發。
最后,燧發槍的成本,相比起火繩槍偏高。
燧發槍的真正意義在于,它可以提高射速,還可以排成密集陣型。
火繩槍是無法排列密集陣型的,一來容易炸膛誤傷旁人二來可能引燃友軍火繩。這就導致火繩槍三段擊,無法有效覆蓋戰場,必須要六排輪射才能達到效果。
燧發槍除了三段擊優勢,還能裝上刺刀玩空心陣對付騎兵,這也是火繩槍無法做到的。
朱銘也想過造后裝燧發槍,但他機械知識缺乏,暫時不能解決氣密性問題,很容易導致火槍手被燎得一臉傷。
完顏宗輔回到觀眾席,由衷感慨道“火器之犀利,無與倫比,非個人武勇可以力敵。”
完顏希尹道“所以更應當議和,收縮兵力先掃平耶律大石,平息國內時常生出的民亂。還要鼓勵耕種囤積糧草,讓大金工匠也仿造火器。只有解決了內憂外患,再以火器對火器,才能擋住明軍的兵鋒。”
完顏宗輔擔憂說“明國兵威強盛,恐怕不好和談,就算能和談成功,這朱太子的要價也不低。”
完顏希尹道“一切先穩住再說,這兩年連番損兵折將,不能繼續吃敗仗了。聽說東西兩路大軍,現在看到明軍就害怕,就連軍中將領也不愿面對火器。以前就算刀山火海,他們也會奮死沖鋒。如今遇到明軍,一個個都瞻前顧后,生怕沖上去就要吃炮彈子彈。”
完顏宗輔扭頭看向隔壁觀眾席,大明太子正提著燧發槍回到座位,甚至把槍交給身邊的太子妃、側妃們傳觀。
一時間,完顏宗輔也想化身太子妃,將那把燧發槍捧在手里好生觀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