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擴也不再胡扯,扔下一句話就拂袖而走“半個月之內,金兵還不從燕山府撤離,大明就發兵過來武力履行和約”
雙方不歡而散完顏希尹憤怒至極。
再憤怒也得做事,金兵已從邊境防線撤離,而且軍心混亂叛逃無數,這個時候若是打仗純屬找死。
完顏希尹派人追上馬擴,提出條件說“明國已支付八萬石麥子,如果再運來二十萬石,金兵立即從燕山府撤走。這些糧食,是用來遷徙軍民的。”
馬擴回復說“金國什么時候送來剩下的五十匹公馬,大明就什么時候把二十萬石麥子運至。”
又過十余日,金國交出公馬,大明也給出小麥。
金兵隨即從范陽、良鄉撤離,但在燕山府城周邊,遷徙工作依舊是一團亂麻。
時立愛的族人就在這附近,他們屬于鐵桿漢奸,已經很難再投降大明。因此,時家被完顏希尹委以重任,到處串聯說服遼國遺留的漢族士紳搬遷。
這些北地漢族士紳,遼國滅亡時沒逃,金人殺來時沒走,如今同樣不愿意離開。
即便他們有族中子弟,正在遼東那邊做官,依舊無法說動他們搬遷。
無奈之下,完顏希尹只能出動軍隊,不愿搬遷的直接砍頭。
北地漢族士紳被嚇得服軟,但很多卻在搬遷途中,尋找時機夜里摸黑逃跑。
一些士紳成功逃走,但更多士紳卻被追兵所殺。
殺得人頭滾滾,終于沒人敢逃了。
三河縣城,破敗不堪。
城內城外皆無人煙,只有累累白骨。
這天,卻有無數軍民,來到城外扎營。
造飯之時,劉猊問道“兄長,好不容易遷回來,難道真要再遷去遼東”
劉萼說道“女真兵和渤海兵,一路對我們嚴防死守,哪有機會逃走投明啊”
劉家屬于老牌漢奸,已經降金好多年。
宋徽宗還沒贖回幽州的時候,他們就全族被金國遷去遼東,連同本縣兩萬多百姓一起遷徙。
金國當時根本沒做好安置措施,也不愿給糧賑濟饑民,導致兩萬多北地百姓,將近三分之一陸續死亡。
三年前,劉氏部分族人,又帶著三四千同鄉回遷。
現在的情況是,劉氏一族和同鄉,分隔在幽州和遼東兩地。劉萼一旦投明,遼東族人必然受牽連。
劉萼倒是顧不上遼東族人,但完顏宗望已死,新來的完顏希尹不信任他。從遷徙之初,到遷徙路上,全程派女真士兵死盯著
劉猊突然出一個餿主意“不如今晚半夜時分,讓人放火大喊明軍殺來了。到時候,營中軍民必然大亂,不知有多少人逃跑,我們也可以趁亂逃走。”
劉萼反問“混亂當中,你能帶走多少軍民帶去大明的人太少,我劉氏如何在大明受到重用”
劉猊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