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暫時不搞攤丁入畝,因為貨幣改革更為棘手。
朝廷想用銀元和銅錢,漸漸代替四川鐵錢,但執行起來實在太困難了。
不能直接廢除鐵錢,否則四川必然生亂,無數百姓的財產將會清零。
而如果要循序漸進,富戶又成為最大阻礙。
他們會搜集市面上的銀元、銅錢,藏在自家地窖里傳給子孫。
北宋初年改革四川貨幣,就是這樣被搞砸的,扔再多銅錢進四川,都被富戶悄悄囤積起來。氣得北宋朝廷直接擺爛,而且下令銅錢不得入川,以防把各省銅錢卷入四川這無底洞。
內閣和戶部牽頭去年制定了四川及漢中貨幣騰換方案。
第一,關閉邛、嘉、雅、利、夔、眉、益七地鑄錢監,今后四川不再鑄造鐵錢。
四川及漢中七大鑄錢監,改為冶煉鋼鐵、打造鐵器。其中五監轉為私營,剩下兩監轉為打造兵甲。
第二,嚴厲打擊私人鑄錢行為。
依法應當夷三族,但朝廷決定特赦,轉為發配川南蠻夷之地
鼓勵百姓舉報,一經查實,厚賞五百貫。若案情重大,厚賞一千貫。
第三,允許百姓用鐵錢交稅。
官府所得鐵錢稅款,留諸地方者自用,上交中央者全部熔煉。等于每年銷毀一批上交中央的鐵錢,這會讓中央稅收銳減,北宋朝廷是不愿意干的,朱氏父子卻認為對長久有利。
第四,每年通過轉移支付,向四川各府縣,發放一批外省銅錢。
這些外省銅錢,只能用于基建和俸祿。比如修繕官道、棧道、水利等等,也可向官員發放工資。
雅州,名山縣。
這里所產的名山茶,是宋代茶馬交易的拳頭產品,深受草原各族首領的喜愛。
所以名山百姓很苦啊,士兵押茶死亡逃散太多,就改為征發役丁押茶。他們從川西一路北上,由漢中進入陜西,接著再前往青海或西夏。
一趟來回,死者近半。
名山縣的窮苦百姓,對大明極為忠誠。
因為茶馬貿易換了方式,改為商人采購運輸,四川茶商運到漢中,漢中茶商再運去蘭州,由蘭州的茶馬司負責收購。
官運改為商運,立即就不死人了,就算死人也屬于意外。
名山縣除了茶葉,還特產鐵錢
百丈監鑄錢機構位于名山縣、百丈縣、浦江縣的交界帶,去年朝廷宣布停產,賣給商賈轉為民用。
大明第一屆進士孫夢良,此刻眉頭緊皺站在鐵溪河邊。
都頭胡鳴快步跑來“孫主簿,搜遍了也沒找到,是不是弄錯了”
旁邊一個穿著褐衣的漢子說“弄不錯,這里私鑄鐵錢四個月了。對外說是冶煉生鐵、打造農具,其實在悄悄鑄造鐵錢。官家是圣人,對名山百姓有大恩,官家說不準鑄私錢,那就肯定是犯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