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夢良沉默不語。
舉報鑄私錢的漢子急道“這里是楊十二郎親自督造,隔三差五就來一趟。他還對工匠說,誰敢亂嚼舌頭就殺人全家。平時周邊山嶺都有人放哨,不準任何人隨意進出,我是翻山從那邊懸崖逃走的”
說話間,一個中年男子坐船而來,登岸就拱手作揖“見過孫主簿,在下楊浩,字養之,族行十二。”
孫夢良面無表情“等著。”
“等什么”楊浩一愣。
孫夢良說“等縣令從州城借兵過來。”
楊浩心中驚恐,故作平靜道“都是誤會,何必驚動州兵。在下的族兄,早在前宋未滅時,就已去漢中投奔官家,如今卻在延平做知府。聽說孫主簿是福州人,家兄得空定去拜會一二。”
楊家屬于名山大族,擁有多座茶山,漢中屬于他們的經濟命脈。
因此朱家父子在漢中起兵,把北上販茶的通道給堵死,名山楊家麻溜跑來投奔。不但財源滾滾,而且還有楊氏子弟,一路升遷做到知府級別。
孫夢良冷笑“正因楊家有從龍功臣,又在名山神通廣大,縣令才不得不去州城借兵。我自問來得神不知鬼不覺,沒想到你楊家還是提前收到風聲。盡早供出縣衙里誰是內應,審案時還能酌情輕判。”
“哪有此等事情私鑄錢幣可是要夷族的”楊浩繼續裝傻充愣,“我名山楊氏,要錢有錢,要官有官。去年還從官府手中,買得這處鐵礦山,不說日進斗金,也是吃喝不愁。怕是患了失心瘋,才會做夷三族的買賣。”
“呵呵。”孫夢良干笑兩聲。
楊浩有些著急,又說道“孫主簿,家兄不但在福建做知府,還與閣臣、尚書相熟,曾一起在漢中共事。若能解除今日誤會,孫主簿今后有什么差遣,我名山楊氏保證竭力相助。”
孫夢良質問道“你是在用閣臣與尚書,出言威脅本官嗎”
“不敢,只是想結交孫主簿而已。”楊浩連忙解釋。
孫夢良說道“嚴縣令那里,你也別瞎忙活了。就算他收過楊家的錢財,此事也不敢幫你們掩蓋,而且還能趁機將功補過。你恐怕不知道,四川官員考評政績時,如果破獲私鑄鐵錢案,可以直接評為最上等。”
楊浩聽得雙腿發軟,這事兒他還真不知道。
“拿下”孫夢良喝令。
都頭胡鳴有些猶豫,建議道“是不是該查明了再拿人畢竟楊氏乃名山望族,而且還出了從龍文臣。”
孫夢良看向胡鳴“你也與楊氏有來往”
“絕對沒有”
胡鳴矢口否認,隨即大喊“拿人”
“誤會,誤會”
見幾個衙前沖過來,而且不聽自己狡辯,楊浩竟從慌張變成囂張,怒喝道“我乃楊十二郎,誰敢拿我”
官差們還真被唬住了,一個個停下腳步。
楊浩繼續耍橫“我名山楊氏,與成都楊氏同出一源。前宋的成都茶馬司官員哪個不跟我楊家相熟到了大明新朝,太子進占成都的第二年,面對前宋官兵六路圍剿,我楊氏冒著殺頭的危險投靠陛下。這可是大功這可是對大明的忠心告訴你們,我族兄還是陛下的記名弟子,跟在陛下身邊處理過一個月公文”
說著,楊浩又轉向孫夢良“你一個小小的主簿,拿著雞毛當令箭,無憑無據就敢查到楊氏頭上。惹得陛下龍顏大怒,伱這一輩子仕途都要葬送”
孫夢良嘲弄笑道“陛下的記名弟子嘿嘿,你恐怕不知道,陛下的親傳弟子,在洛陽碰了幾千貫錢,也被陛下親自下令嚴懲。你族兄是陛下的記名弟子,我就不是天子門生嗎吾乃大明第一科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