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山中部落不是想遷就能遷的。
金兀術只能強行遷走主要地區的人口,而深山老林里的部落根本就不會聽話。
“嗚嗚嗚”
城頭號角聲響起,金兀術猛然一驚,連忙上岸騎馬趕回城池。
只見百余艘內河戰艦,已在婆速路城外的江面上。
“轟轟轟轟”
炮聲猛然響起。
沒有直接轟擊婆速路城,而是在向江心洲開炮。
叆河流入鴨綠江的地方,沖積出成片的江心洲,把鴨綠江給一分為二。北流最窄處不到200米,南流最窄處甚至只有幾十米。
婆速路城在叆河口的西岸,又在江心洲修筑城寨駐軍。
明軍想要渡江攻打婆速路城,就必須先把江心洲給拿下。
“轟轟轟轟”
又是一陣炮響,卻是明軍在鴨綠江南岸修筑炮臺,朝著江心洲的金兵城寨轟擊。
金兀術下令“死守各處。把那些戰艦和火船,夜里分批帶到叆河口,全部藏在后方的江心洲。明軍艦船若敢深入,就千舟齊發火攻敵船”
就叆河口那狹窄復雜的水道,一旦明軍艦隊過于深入,還真有可能被火攻打得全軍覆沒。
金兀術又對親兵說“你帶著我的手書,去遼陽請調三千精銳增援。就說明軍主力在此,而且剛剛收了稻谷,多半會渡江北上全力攻城”
金國在大明也有細作,但各處戰場都在調兵,根本搞不清楚哪里才是明軍的主攻方向。
或者說,都可以主攻。
大明在高麗這邊的駐軍,算是戰斗力相對“較弱”的,精銳只有韓世忠親自訓練的幾千人。
包括宋江的舊部,以及宋江本人,也全都在這里。
相對較弱,并非真的就弱。
李成和趙立,皆兇悍之輩。
前者是流民帥出身,能跟士卒同吃同睡;后者是主動投軍報國的,打起仗來屬于拼命三郎,每次打完仗都是滿身帶傷。
他們因為資歷和戰績不足,麾下部隊才被編為駐防軍,而且還是跑來高麗駐防。
朱銘害怕他們心中不滿,又擔憂將士們生出怨氣,因此給了這些軍隊額外津貼,軍餉待遇只比野戰軍低一點點。
還有耶律余睹,麾下全是契丹人和奚人。他們失去了家園,又受盡金國盤剝,大家莽足了勁想要殺回去。
金國民兵遇到這些部隊,只剩下被碾壓的份兒。
不管怎么講鴨綠江南岸的明軍陣勢,還真就像是出兵主力。嚇得金兀術呼喚增援,甚至舍棄大片領土,強行把那些軍隊和百姓遷來守城。
這兩年,金國的一些宿將病死了。
完顏婁室,今年初病死。
完顏闍母,兩年前病死。
他們麾下的精銳部隊,由各自的兒子繼承。
此時此刻,完顏宗輔前來遼陽,親自坐鎮整個遼東戰場。
各族豪帥也被調回家鄉,負責募兵作戰。這些豪帥以族兵為核心力量,再征召家鄉的百姓為民兵,如此才能快速形成有效戰斗力。
曷蘇館城蓋縣。
高彪麾下已聚集六千多兵,但真正的精銳只有兩千。
“賢弟,打不得啊。”族兄高虎勸道。
高彪怒道“你我的族人,被南賊屠殺過半,難道你還想投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