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
朱銘點名詢問禮部尚書“丁憂為何要三年”
胡安國回答“并非三年,而是二十七個月。父母過世一周年,孝子當在次月舉行小祥之祭。父母過世兩周年,孝子當在次月舉行大祥之祭。之后再隔一月,舉行除服之祭。攏共二十七月,則守制結束。”
朱銘又問“小祥之祭是怎樣的”
胡安國回答“孝子可漸除喪服,換上吉服。小祥以后,孝子方可吃蔬果。”
朱銘再問“大祥之祭是怎樣的”
官職最大的是張廣道和梁異,前者現在是國公,后者執掌通政院。
誰敢說不能改,以眼前這位皇帝的性格,估計說這話的官員死了爹媽,皇帝會直接派官員全程盯著。
朱銘突然坐直,問道“也就是說,父母故去一周年,孝子才能吃蔬果;父母故去兩周年,孝子才能在飯菜中加調味品。”
此時此刻,如果誰敢站出來,聲稱自己嚴格守禮服喪,必然成為眾矢之的。
群臣無法回答。
你要守禮是吧
“誰還反對”
自然無人反對,但又不方便說陛下圣明。
下山之時,白勝指著桐油林問“這些林子是誰的”
張林回答道“以前都是太上皇跟陛下的,太上皇發了話,分給附近沒走的村民。家家戶戶都有份,修剪枝丫還能當柴禾。下游那邊的茶山也分了,現在改名叫聚寶山,聽說陛下當年就是在那里遇到神駒聚寶盆。”
所以說,這玩意兒能改。
朱銘當即贊了一聲“那從今往后,官員丁憂也只須二十七天,不用服喪二十七個月。”
“父母亡故,心情肯定不好,可以再休息一陣。兩月零兩天用于服喪,剩下二十幾天休養散心,湊足三個月即可回京到吏部報道。”
起兵之初的藤甲,還是用這里產的桐油來浸泡,現在完全變成了經濟作物。
突然,一個中年地主,帶著妻兒趕來迎接“小民張林,拜見白白將軍。”
胡安國道“君王乃天下之主,方能以日代月。臣子萬萬不能如此,實屬僭越了。”
胡安國回答“大祥以后,孝子可食用醬醋等調味品。”
都什么年代了
群臣看著皇帝,不知該怎樣反駁。
一年不吃蔬菜水果,兩年不吃醬醋等調味品。不說嘴巴能不能忍住,孝子的身體也扛不住啊
即便真是大孝子,也頂多在服喪期間,不吃肉類和葷腥物品。
白勝哈哈大笑,拉著此人的手說“張三,陛下可還記得你,讓俺給伱捎來兩匹漳絨。這漳絨可是好東西,就連京城也少見,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
因為很多家庭都搬出去了,由大明村發展而成的大明鄉,已經涌現出一百多個有頭有臉的人物。
下午,白勝興沖沖去爬山,想看看當年的黑風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