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務繁忙,亦可不必休息,服喪期滿就回。”
白勝游覽著黑風寨廢墟,剛開始興致勃勃,對隨行人員講述當年故事。講著講著,就意興闌珊,那時的熟人好多都難再見了。
胡安國道“然也。”
而且,皇帝一意孤行改革守喪時間,官員們執行起來也擺脫了不孝之嫌。
白勝掃視張林的兒女,點頭贊道“你卻多子多福。”
“好”
既然能改,那就皇帝說了算。
朱銘又說“河南左布政使白崇彥,功勞卓著。其父亦為賢者,于國有功,追封通義大夫正四品。”
還有許多將領和中高級軍官,混得再差也能帶百十來個兵這種屬于能力過于糟糕,漸漸被軍隊給淘汰,而且年紀大了已到中年,被扔去做各地駐防軍的軍官。也有一些,轉去漕軍系統做軍官。
朱銘質問道“你們既然不遵守禮制,那還丁個什么憂服個什么喪”
他們被皇帝套路了啊
因為所有官員丁憂時,都不可能嚴格守禮,于是得出喪禮可以改革的結論。
白勝還有一個月的假期,可以給自己的父母修繕墳塋。擴建祖宅則暫時沒有必要,等哪個不成器的兒子長大再說,如果無法做官就扔回老家守祖宅。
朱國祥造的大水車還在,年年都要保養翻修。可白勝爬上山之后,發現黑風寨早已荒廢,朱家父子當年住的房子都朽了。
“哈哈哈哈,那確實是神駒,當年還踢俺呢。”白勝哈哈大笑。
白勝猛然想起田二“田二那廝卻好久沒見。”
朱銘掃視群臣“你們當中,也有丁憂過的。誰嚴格遵循了禮制,沒有一絲一毫逾矩的若有,可站出來,我重重有賞”
禮部尚書說,官員不能跟皇帝一樣,皇帝也已經做出了妥協,那還有什么可以反駁的
張林介紹情況說“鄉民其實變少了,那些混得好的,全家都搬去外地,連老家的地都賣了。也有一些窮困山民,聽說改朝換代,賦稅沒那么高,而且下山就能分田,他們自發從山里出來。要不是有這些山民補充,俺招佃戶和茶工都招不齊。”
既然不會背不孝罵名,誰又愿意耽擱三年呢
大臣們其實也想改,說不出口而已。有了皇帝背鍋,他們順水推舟也就認了。
白勝走的是漢水,從襄陽逆流而上去西鄉縣。
不能改革是吧
即便是那些近幾年搬來的山民,也都分到了可以種玉米的坡地,順便再佃耕一些而已。
另外,白二郎在日本那邊做總督,朱銘直接奪情讓他別回來。
“陛下對俺太好了”張林激動得抹淚。
沿途官員,熱情備至,都想趁機討好這個侍衛統領。
白勝問道“書院還是以前那位閔山長”
對了,白勝這次也有爵位,啥都沒干就撈到一個伯爵。
沿途仔細觀察,白勝說道“這大明鄉更富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