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大事,一個小小的御史,根本不敢擅自做主。御史說道“兩位如今住在何處,且留下各自地址。”
兩人把客棧地址報上,御史帶著那箱著作進入東華門。
一直把圖書送到垂拱殿,朱銘仔細詢問情況,無比好奇的打開箱子。
里面的著作有
論語注、尚書注、詩注、禮注、禮論、政注、泣歧書、道德經注、陰符經注、八卦圖精義、河圖、帝王心鑒、炤心寶鑒、三教圓通論、春秋正論、春秋復道論、天保正名論、周易祥符注、入神絕筆書
朱銘拿起帝王心鑒翻開,居然看得津津有味,有點混同儒法、雜以百家的味道。
再翻看論語注,非常有水平。
再看尚書注,我操,觀點這么激進的嗎朱銘甚至懷疑是穿越者寫的。
朱銘沒有全部看完,而是隨手翻頁,翻到哪里就看哪里。
基本可以確定,龍昌期是個不拘世俗傳統的真正大儒。他的學術思想非常“現代”,跟朱銘的思維高度契合。
其注解的經書,在離經叛道的同時,又往往注解得非常合理。
再看龍昌期的陰符經注、八卦圖精義、河圖等書,朱銘發現這人還是一個數學家啊。
可惜,已經死了幾十年。
可惜,在另一個時空,龍昌期的著作全部遺失了。
這位老先生,當年發表那么多離譜言論,依舊能征服許多大儒,可想而知他的學術水平之高。
朱銘提筆寫下手詔“解禁龍昌期所有圖書。召見李純、劉延年二人。”
解禁并非鼓勵傳播,畢竟有些思想太過激進,不符合古代朝廷的政治正確。
這些學問能否形成學派,需要龍昌期的徒孫們自己努力。
皇帝行人騎馬出東華門,分別給客棧里的李純和劉延年傳詔,二人喜滋滋整理衣冠邁步出門。
至于那些圖書,卻是運到了禮部。
由禮部出面,組織人手謄抄副本,全部收藏在皇家圖書館。
胡安國接到任務一臉懵逼,好奇拿起春秋正論。他自己是研究春秋的專家,自然要先讀這一本。
讀著讀著,胡安國放下書本驚嘆“此人頗多奇談怪論,卻又句句旁征博引,那些怪論都是有根底的這般奇人異士,可惜無緣一見。”
胡安國沒有繼續往下看,而是又翻回第一頁。
他一邊看書,一邊體會,還跟自己對春秋的理解做對照。
啟發極大,胡安國甚至想重寫自己那部春秋傳。
禮部右侍郎謝良佐,卻是翻開周易祥符注,讀了兩頁就舍不得放下。
這本是龍昌期的晚年大成之作。
怎么說呢
四川的易學研究水平震驚二程,而龍昌期又是四川易學的泰山北斗。
龍昌期當年的易學,可以說冠絕天下。
禮部官員們,全都不做事兒了,各自拿起一本龍昌期遺作讀起來。
明天恢復兩更。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