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虎難下,不得不如此,”杜英武說道,“你回家靜養吧,任何家眷不得隨意外出。待明國撤軍之后,我再把你請出來做太傅。”
蘇憲誠心灰意冷,被禁軍士卒押解回家軟禁。
杜英武枯坐于靜室,百般滋味涌上心頭。
他今年才二十五歲!
做事難免著急,政變也搞得太粗糙。而且一下子就飄了,肆無忌憚的夜宿王宮,給人留下太多把柄和口實。
他兩次出使大明,知道大明有多么強大。
他認為只要自己不篡權,擁立一個小皇帝,再派人去洛陽請封國王,大明皇帝應該可以順坡下驢。
萬萬沒想到,大明直接出兵,還打著姐姐杜太后的招牌!
何止大明出兵,大理也卷進來了。
地方實權派申利起兵清君側,被杜英武輕松擊敗之后,竟然一路逃到大理國內。
申利從大理借到精兵數百,又在安南的西北邊境招募蠻兵,攻陷雞洞(高平省)直殺太原。
此時此刻,申利已攻破太原城。
繼而改名叫趙智之,自稱前前任國王李仁宗的私生子,自封為“平王”、“平原大將”,號召安南士紳共同起兵討伐杜賊。
也就是說,杜英武此時已兩面受敵,他的東邊是大明軍隊,他的西北邊是申利叛軍。
突然,杜英武睜開雙眼,招來幾個心腹說:“昨天誅殺的那些叛臣,家在京畿者全部抄滅。男子為奴,女子賜給眾將士。他們的家產和土地,通通分給禁軍將士!”
不但安南禁軍分到土地,就連緊急調來的地方軍,將領們也獲得了大量賞賜。
并且,杜英武還承諾,戰爭結束會給更多士兵分田。
一時間,安南大軍士氣高昂。
年僅二十五歲的杜英武,讓族兄統兵守衛王宮和首都,自領四萬大軍跑去跟明軍決戰。
他已經得到消息,明軍只來了兩三千人,其余全是在安南招募的地方守軍。
十個打一個,就算不能大勝,也能阻止明軍攻城略地。
一味逃跑避戰是沒用的,明軍有杜太后的大義,如果杜英武放棄升龍府,他就真正成為叛逆了。即便大明撤軍,也會在升龍府另立新君,重新組建起一個朝廷。
……
“殿下,前方有敵軍襲擾,已被我們擊潰。北江路城和天德府城,皆有重兵駐守!”
朱康得到消息,不優反喜。
北江路城和天德府城,分別在隴江的南北兩岸,距離升龍府不足一百里。
兩城扼住隴江,是升龍府的東大門。
擊敗兩城守軍,可一路急進,馬踏升龍府。
“殿下,我愿請戰主攻!”一個叫曾懷的安南武將說。
“我等也愿死戰!”
眾多安南官員大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