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是朱康在半路上收服的官員,認為杜英武必敗無疑。文官留在任職地籌措糧草,武官則帶兵跟隨朱康作戰。
朱康麾下的安南軍隊,數量已超過五千。
當然,都屬于烏合之眾。
朱康一番勉勵,打發這些安南將領退下。
等本地人都走了,謝洪才說道:“我們孤軍深入,會不會被截斷糧道?”
韓京笑道:“杜英武如果不傻,肯定派兵截斷糧道,甚至會攻下我們的后方城池。我們兵少,只有三千精銳,不可能顧得上后方。只能一鼓作氣,把升龍府給打下來!”
“韓將軍有把握嗎?”謝洪問道。
韓京說道:“離開廣西的時候,楊再興將軍給了我幾副地圖。其中就有北江路城和天德府城的城墻圖。我們又從海軍那里,借來了二十門艦炮,一路打到升龍府不成問題。如果久攻不下,糧草不足,只能就地征糧。”
謝洪說道:“這次不似上回,楊將軍可以搶了就走,我們卻是要治理安南的。就地征糧,必然民怨四起,不利于今后的統治。”
“迂腐之極!升龍府打不下來,何談今后的統治?”韓京反駁道。
韓京也有性格缺陷,他不懂得跟文官搞好關系。
此君本來就是野路子出身,讀過一些書,但考秀才都夠嗆。他跟金兵打游擊的時候,養成了一股匪氣,沒少在山西劫掠富戶,否則他的部隊早餓死了。
而且看不慣文官,說話時不留情面。
當然,韓京的三觀還是很正。
歷史上他平定閩粵亂局,那里早就被肆虐得千瘡百孔,韓京竟然能夠在嶺南恢復生產,甚至打擊貪官污吏保護百姓。結果把地方官吏全得罪了,被罷官之后百姓主動給他立生祠。
謝洪被韓京嗆了兩句,微笑著不再言語,但心里有些不舒服。
朱康暫時還不懂察言觀色,沒明白自己手下可能文武失和。他覺得是韓京說服了謝洪,于是拍板道:“明日繼續進軍!”
次日,正午。
朱康率軍來到北江路城外,離城數里扎營,等待第二天再進攻。
杜英武親自坐鎮守城,按兵不動,等待消息。
當明軍架炮即將攻城時,后方幾條快船駛來,幾個安南文武官員狼狽報信:“殿下,杜賊派遣精銳奇襲,城……城丟了啊。城內囤積的糧草,也被那杜賊所獲!”
朱康說道:“不怕,很快
就有糧了。而且我們隨軍攜帶的糧草,已經足夠吃二十天,省著點能吃一個多月。”
話雖這樣說,但安南的文武官員和士兵,卻陷入即將斷糧的恐慌當中。
“轟轟轟!”
二十門從海軍艦船拆下來的火炮,對著北江路城一陣狂轟。
那恐怖的聲勢,讓跟隨明軍的安南部隊恢復士氣,認為這玩意兒能一路轟到升龍府。
而城內的安南守軍,卻被轟得開始恐慌。
持續炮轟三日,城墻開始出現一些裂口,估計再來幾天就能轟塌了。
杜英武感覺士氣狂降,遂召集麾下將領說:“剛剛獲得消息,我們的偏師順利奪城。敵軍的后方城池不堪一擊,已經被我軍連奪兩城。敵人沒了后續糧草,必定軍心大亂。我們不能再困守城池,趁著敵軍士氣衰落,明日當出城決一死戰!”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