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康點頭:“甚好!”
這種做法,在目前的安南可以見效,因為他們自認“天南小中華”,把周邊異族都視為蠻夷。
而且,安南還沒有任何一本官修史書。
只在五代獨立之后,漸漸出現積攢出一些未編史料。
越南的第一本官修史書,叫做《大越史記》,還要再等一百年才問世!
即便是《大越史記》,也實在繞不開中國。
《大越史記》記載如下:
神農氏的三世孫帝明,生了個兒子統治北方。又在巡游嶺南時,生了個兒子統治南方,叫做涇陽王。
涇陽王娶洞庭君之女,生下雒龍君,有洞庭龍王的血脈。
雒龍君又娶仙女嫗姬,生下一百個兒子,于是形成百越。所以,雒龍君是百越之祖。而且百越人的祖先,同時擁有龍族和仙族的血統。
那一百個兒子當中,其中一個叫雄王,這是真正的越南始祖。
雄王建立的國家叫文郎國,東至南海,西抵巴蜀,北到洞庭,南接胡孫(占城)。交趾之地,只不過是文郎國的十五部之一。
以上這些神話,已經夠扯淡了,接下來的更搞笑。
古蜀國王子泮,竟然把文郎國吞并了。雄王雖有神力,但武備不修,整日飲酒作樂,蜀軍殺來還在醉酒狀態,最后吐血落入井里淹死——洞庭龍王的后代咋淹死了?
接下來又寫戰國七雄,然后秦始皇派兵南下,趙佗、西漢、東漢、南朝……
說實話,除了神話部分,《大越史記》還算正常,至少比朝鮮那部史書更正常。
即便是神話內容,也都參考了《尚書》和中國神話。
《大越史記》的作者,承認越南人是神農氏的后代,承認自己的起源來自中國(主要源自巴蜀、洞庭和嶺南)。
只不過,他們的敘事角度不同,總把自己視為被入侵者——從秦漢到隋唐,中國一直入侵交趾。
這本書目前連影子都沒有,大明編撰《交趾志略》,只須換一種敘事角度即可。
……
大羅府及周邊府縣,會說漢話的讀書人,通通被召集起來聽課,數量足有五十余人。
謝洪親自講課。
從洛陽送來的一副大地圖掛上,謝洪指著地圖說:“誰知道這是什么地圖?”
無人回答。
謝洪微笑道:“你們都可以過來仔細看。”
五十多個讀書人圍過去,他們看到長安、洛陽等標注。
“交趾都護府,還有宋平縣!”
其中一人突然大喊,手指按在大羅府(升龍府)那里。
眾人仔細觀察交趾都護府,又對比整個盛唐地圖,突然感覺安南好渺小。
謝洪讓大家回到座位,把《交趾志略》分發下去。
他開始講述三皇五帝,又闡述朱銘的華夏定義,將巴蜀與百越也囊括在內。
謝洪說道:“中國有一部史書叫《華陽國志》,里面明確記載,古蜀國王子泮,南下建立甌雒國。那是有史記載的安南第一個王國,極盛時期的疆土,包括大明的廣西省,甚至包括了大理國。其國都,便在大羅府,也就是以前的升龍府。爾等若是不信,可以去大明求購《華陽國志》,此書流傳甚廣并不稀罕。”
既然是古代史書記載的,那就并非大明瞎編。
在座的五十多個安南讀書人,聽完并不感到沮喪,反而心中隱隱生出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