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樞在克夷門全軍覆沒,所以明軍才能從北方殺來。
明軍不是從北方來的,而是從東面來的,是李察哥全軍覆沒了。
城外明軍不止數千,來了足足有十萬人,主力駐扎在定州等待糧草,最多三五天就能殺到興慶府。
靈州主帥任得敬已經投敵,這廝本來就是漢人,明軍一來他就投降了。
其實罔存禮才是已經投敵,手握三大軍司卻不戰而退,還把二十萬明軍放來興慶府……
各種謠言,亂七八糟,而且還互相矛盾。
岳飛這一撥夜間恐嚇,讓城內謠言傳播更快。甚至都不用大明細作造謠,處于恐慌當中的西夏軍民,已在自己制造謠言并傳播開來。
來自民間的謠言,很快影響到官員和士兵。
天亮之后,雖然岳飛已經率軍消失無蹤,但興慶府城內依舊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李仁忠遴選壯士,再次派人出城求援。
求援者分往三個方向,一些走西南前去順州,一些走正南前去靜州,一些走正東前去懷州。
岳飛故意把這些信使放走,他還是沒放棄圍城打援。
……
懷州城。
第二撥求援信使已經來了,把李仁愛的親筆信交給罔存禮。
罔存禮讀罷信件,內心更加糾結。
岳飛逼近興慶府的當天,罔存禮就已經收到求援信。他一邊派遣輕騎出去打探,一邊派人去通知李察哥。
李察哥帶著兩萬騎兵,此時在沙漠邊緣,屯駐在幾處草場。
李彥仙目前在鹽州坐鎮,居中調度糧草和軍隊。種彥崇、蕭合達做先鋒,正在朝著懷州城進發,但行軍速度極慢,因為運糧隊遭到好幾次襲擊。
雙方都打得很不順利。
由于李彥仙率主力在鹽州不動,李察哥只能一次次小規模襲糧,想把鹽州明軍給引誘得更深入。
而李彥仙之所以窩在鹽州,是因為糧草運輸出了點問題——罔存禮那廝敗退得太快,李彥仙麾下部隊追得太急,糧道驟然被拉長,輜重有點跟不上。
并且李彥仙麾下將領,一個個都在請戰,想要快點追殺過去,攻占懷州就能直取興慶府。
罔存禮打仗太爛了,明軍贏得太輕松了,全軍上下都彌漫著輕敵自大的情緒。認為根本不用管什么糧草問題,只要一路追殺,敵軍必然潰敗,輕輕松松就能攻滅西夏!
“李將軍,昨天又有一批糧草運到,已經可以全軍開拔了。”張憲建議道。
李彥仙搖頭:“還不夠,須在此囤積更多糧草。然后帶上更多民夫,隨軍運糧一直到懷州。”
姚平仲說:“從鹽州到懷州,也就三百里而已。留下一支軍隊駐守鹽州,讓后續糧草源源不斷運來。至于前線部隊的糧食,從鹽州三百里轉運就是。敵人怎么斷我們的糧道?就憑那罔存禮?他敢出城斷糧嗎?他派出的兵少了,護糧隊就能解決。他派出的兵多了,我們正好回師將其全殲!”
“姚將軍說得對。”張憲也忍不住了。
姚平仲著急說:“我們這一路不趕緊進兵,興慶府就要被友軍拿下了!”
他們為了搶功,已經失去理智。
或者說,明明知道可能存在危險,但為了搶那滅國之功卻要賭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