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大明克復高麗全境。
拖這么久,主要是山區太多。
高麗南方士族不甘失敗,有的屯兵山城據險而守,有的帶著殘部逃進山里打游擊。
明軍自身出兵不足萬,新編的朝鮮兵又不堪攻城。只能一座座山城的推過去,再留下新編朝鮮兵駐防。
雖然攻占了高麗全部城池,但至今依舊有許多殘余勢力。
主要還是政策問題!
在鄭知常的建議下,白崇彥全部提拔寒門,對世家門閥動輒滅族。而且滅族這種事,恰恰是那些寒門在推進,寒門士子對此異常積極。
消息傳到南方,高麗士族驚恐抱團,鐵了心要跟明軍死拼到底。
他們還控制鄉間輿論,聲稱明軍倚重北人(大同江以北),要屠光所有的高麗南人,就算南方寒門士子也會被殺。
這種謠言,相信者居多。
高麗的南人與北人之爭,早就延續了百余年。之前開京貴族和西京貴族的矛盾,說穿了就是南人與北人的矛盾,十多年前就已激化到北方士族造反的程度。
南方士族借助高麗地域矛盾,竟把許多南方寒門也團結起來。
當然,也有一些南方寒門之人,對此將信將疑派心腹北上。這些南方寒門子弟見到白崇彥,立即被任命為小官或文吏,并且暗中寫信回去告之家人。
漸漸的,越來越多南方寒門被策反,甚至主動帶著明軍進山清剿士族殘余。
拿下高麗全境之后,白崇彥上奏朝廷,順便請調更多勸農官來。
白崇彥在信里說,朝鮮農業之所以落后,不僅僅因為制度和農具。朝鮮農民甚至連漚肥都整不明白,即便是河流沖積出的肥沃土地,也還在使用魏晉南北朝的休耕制。
白崇彥索要的人和物,朱銘悉數應允,并讓兵部和禮部商量封賞。
談完這些事,出席御前會議的太子兼洛陽府尹朱洋說:“陛下,洛陽愈發繁華,近幾年人口激增,請擇期增筑洛陽城。”
朱銘點頭道:“你跟內閣與各部討論,拿出一份增筑方略來。”
“遵旨!”朱洋坐下。
整個洛陽城的面積,比開封城要小大約七分之一。
而洛陽皇城,卻遠比開封皇城更大,直接占了整個洛陽城的四分之一。
洛陽城的布局是“田”字型,左上角那一大塊全是皇城和宮城。
這么說吧,開封刨去皇城的城區面積,比整個洛陽城還大2平方公里!
剛剛遷都時勉強夠用,近十年下來已經擠爆了,甚至占用郊外農田在建房子。
新任工部侍郎是趙逢吉,他對水利極為精通,曾在漢中、荊北主持水利,偉大的黃河工程也是他親手負責。
但筑城還是第一次。
趙逢吉拿著洛陽地圖說:“殿下,當在城西增筑,令皇城居中為宜。”
“確實。”朱洋也是這樣想的。
北宋初年修筑的洛陽城,皇城修得闊氣無比,外城卻屬于半成品。
堂堂大明帝都,皇城竟然不居中線,而是偏在“田”字格的左上角。成何體統?
在“田”字的西邊,增筑一個“日”字新城區,洛陽皇城就能坐北而居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