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們在朱羅國四處游覽,南印度神廟還是頗為壯觀的。
朱羅藝術的菁華在于銅像,其銅像制作技法冠絕全球,甚至超過了此時的大明。
這當然源于官方的鼓勵,朱羅全國大建廟宇的同時,又鑄造出一座座雄偉精美的青銅神像。
游覽了十多處婆羅門寺廟,范成大忍不住感嘆:“這里是真不缺銅啊,銅像造得一個比一個大。”
白師厚把玩著一枚朱羅銅幣,忍不住吐槽:“這玩意兒是國王?怎么看著像八爪魚?”
“確實很像。”陸游笑道。
這種朱羅銅幣,后世收藏界俗稱“章魚人銅幣”。
但它確確實實是國王,正面為國王曲腿側坐,手持蓮花,鑄有梵文“吉祥的羅阇羅阇”。背面位國王站像,左側為燈柱,右側有咒點和蓮花。
更扯的是,此銅幣含金,色彩偏金黃。
五人在那里瞎扯淡,一人目不轉睛看著。
此處是一座新建的神廟,南印度畫師正在創作壁畫。
王廉清手里拿著小本本,不斷寫寫畫畫做記錄,甚至連畫師助手怎樣調石灰泥都寫下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王廉清經過前幾日的游覽,已經明白朱羅壁畫的構圖方式。上下分欄,左右并列,以神像或建筑為中心展開復雜構圖。
風格極為明快華麗,細節繁復且精妙,色彩鮮艷極具視覺沖擊。
王廉清打算借鑒一些技法,跟中國壁畫技法相集合,今后在皇宮或寺廟里創作。
北宋皇宮里,是有很多壁畫的。
這個時候中國的繪畫藝術,主要還在走寫實路線,透視技巧已經被畫家所掌握。
……
當王廉清帶著許多臨摹畫稿,跟朋友們一起回到望鄉港時,尋寶三人組已經采買完貨物準備起航。
一支阿拉伯船隊也抵達港口。
阿拉伯商賈對東羅馬使者說:“尊敬的宰相閣下,我的商船只到這里。但您不必擔心,這座港口已被桃花石人占據,每年有很多桃花石商船往返。你只需要去拜見總督,就可以受到熱情接待。”
東羅馬使團領袖叫阿克蘇赫,職務為軍方總司令,兼末位宰相,兼掌國璽。
他曾是一個突厥奴隸,老皇帝的幼時小伙伴,老皇帝最信任的一生摯友。
“桃花石是一個強大的國度,它一定有值得我學習的東西。別人出使桃花石,看不明白那些制度,只有叔叔你才能看懂。我要改革羅馬帝國,讓它重現偉大的榮光。西方的好東西我要學,東方的好東西我也要學。”
“只有叔叔你,對宗教毫無興趣,并且對任何宗教都平等看待。如果派其他大臣出使桃花石,他們一定會因為宗教與風俗迥異,而抗拒桃花石真正優良的好東西。”
曼努埃爾之所以能復興東羅馬,就是因為他的不受傳統影響。
他母親是匈牙利人,他老婆是德意志人,父親死后給他留下一堆外邦大臣。那些大臣當中,甚至還有異教徒。
最離譜的就是這位阿克蘇赫,一個突厥奴隸,竟然做了東羅馬的總司令,兼內政末相,兼掌璽大臣。
現在,東羅馬皇帝要考察大明制度,并借鑒先進經驗搞一系列改革。
在阿拉伯商船上雇傭了一位翻譯,阿克蘇赫很快見到夏余慶。
翻譯對夏余慶說:“天方以西,只有一個皇帝,那就是羅馬皇帝(神羅被無視了)。這位先生是羅馬的宰相兼總司令,他奉命出使大明國,請求總督閣下幫忙安排船只。”
一聲“總督”把夏余慶叫得歡喜,拱手作揖道:“歡迎這位相公出使大明,正好有幾艘船準備返航。”
兩日之后,東羅馬使團登上尋寶三人組的船只,就住在六個官二代的隔壁船艙。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