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還有機會,如果就此罷手,則王業自亡。
劉備滿懷歉意的看了孔明一眼,什么話都沒說,但其中意思都懂。
這么大個爛攤子從何而來從夷陵大火,從復漢中便志得意滿而來。
“倘若襄樊無孫吳之叛”關羽很是遺憾,假若孫吳這個盟友依然靠譜,假若魯肅再晚死幾年,何至于此
“二哥你忘啦”張飛指指腦袋“咱那個便宜大舅哥這里有問題”
劉備抽抽眼角,算了,就當沒看到吧。
馬超黃忠都熟悉,略去不談。
王平位列第五,乃是漢中時劉備拿下的降將,其后來率領的無當飛軍頗有傳奇色彩。
后人考據這支傳奇隊伍應是以蠻族為主,擅長翻山越嶺作戰的快速反應戰術隊伍。
丞相去世后王平鎮守漢中,最終逝于任上,無當飛軍交由位列第12的張嶷率領。
254年姜維第七次北伐,張嶷帶病出戰,率五千無當飛軍與近二萬魏軍死戰,全軍覆沒,張嶷亦戰死殺身報國。
殺身報國
光幕中張嶷塑像和善,但是言語間的殺伐之氣攝人心魂。
“打不過還跑不掉嗎一群好漢子,何至于此啊。”劉備眼角有一點淚光。
興復漢室為他劉備所倡,這張嶷,這群蠻兵,不僅為漢而死,更是為他這個昭烈帝而死
讓他劉備對如何能問心無愧如何不痛心
“仗義之臣,死節之軍,忠漢之良將。”孔明遙遙拱手,敬那一縷漢家忠魂。
張飛嘆氣“二哥,你跟大侄子真要成神了,可得多護佑這樣的漢子啊。”
關羽認真看著那張嶷的塑像,眼也不眨。
關平則道“三叔,如此忠良之將,泰山府君也定然會愛護于他的。”
位列第八的廖化稱得上是蜀漢最好的見證者。
荊州兵敗存身,攜母歸漢;夷陵兵敗幸存;劉禪即位后任陰平太守,遙觀丞相六出祁山。
五十歲亦隨姜維北伐,七十多歲隨姜維守劍閣,后接劉禪之令投降。
次年廖化被遷往洛陽,路上疾病復發,國亡而身逝。
張嶷多壯烈,廖化生傷感,廳堂內氣氛稍緩。
“確實乃是純臣”張飛止不住的嘆氣“可這廖化的一輩子也太苦了”
“要是有的選,誰又想與國同休做個太平世道的一方太守不比這順心多了”
劉備橫看豎看也依然覺得那一句劉禪令姜維投降太過扎眼,隨即不由得三省自身
“對阿斗餓其體膚乎對阿斗空乏其身乎令阿斗勞其筋骨空乏體身乎”
今天晚飯過后劍術的訓練量還是加倍好了。
關平則是大膽直球發問
“七旬老將還要披掛上陣,國內無人乎”
瞬間幾道視線投向黃忠,老將軍嘿嘿一笑只是吟誦了一句
“莫愁白發銷英雄。”
關羽不說話,打算晚上回去便點閱名冊,找找這廖化。
話題就此揭過,孔明心中則是有點沉重那時的蜀中或許真無人矣。
位列第九的向寵,名字見于出師表,曉暢軍事,謙和公允。
夷陵之戰時向寵部敗而不亂,被劉備稱贊。
位列第十三和十四的張南馮習均戰死于夷陵,后世贊曰
馮習忠無二,張南義無雙。沙場甘戰死,史冊共流芳
240年時漢嘉蠻夷叛亂,向寵奉命平亂,死于混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