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
那不就是漢人
廳內眾人精神一振,自從世宗武帝橫掃八方之后,漢朝之民以漢為傲,無分秦楚魏,以國為名,皆稱漢人。
“歷千余年,十余朝,那后世后輩對唐多贊美,對宋多惋惜,對明朝也多臧否,但后世依然自稱漢人”
眾人瞬間覺得與后輩親近了不少,就連剛才走過去那兩個少年的身材看著都挺拔了不少。
“嗯,雖然瘦弱,但自有我一番漢家兒郎的氣度,不錯”
就連劉備,看著那些在他祠廟門口,手里拿著不認識的小盒擺出各種姿勢的男女老少,表情都柔和不少。
算啦算啦,這樣算起來都是晚輩呢,開心就好。
出師表碑文還有個有意思的點兒就是落款是岳飛岳將軍。
按題寫的跋語所說是紹興八年夜宿南陽武侯祠避雨,一個堅持北伐抗金的將軍與北伐復漢的丞相有了跨越時空的共鳴。
于是岳將軍揮毫潑墨寫下了我們眼前的出師表,整幅書法行楷開頭,草書收尾,其字厚重激揚,行筆剛勁不柔。
但宋朝史料較多,并沒有岳飛拜訪南陽武侯祠的記錄,因此一般來說認為這個字帖,偽而不劣。
“這岳將軍名飛,乃是那九妹完顏構的將軍”
從只言片語中拼湊出來了基本的信息
“這宋也如蜀漢要北伐奸逆,可嘆”
“這宋也有力挽狂瀾之臣,可敬”
“這宋沒有如孫吳一般的盟友,甚幸”
蔣琬笑道
“不過張將軍,看剛才兩個童子郎的交談,那馬背皇帝完顏構的風評尤惡,似是和將軍猜測甚遠。”
雖然不懂后世的俚語,但剛才那兩個評價怎么聽都不像是好話。
張飛倒是沒嘴硬,只是看著光幕的字跡有點出神。
咱們穿過昭烈廟就是武侯祠,因為君臣之別所以需要下幾級臺階。
過廳的位置三幅耳熟能詳的楹聯就不贅述了,廳匾后面還有一副畫家徐悲鴻的手書。
寫“萬古云霄一羽毛”,來源是唐朝丞相的第一粉絲杜甫的詩,贊丞相其人如九天鸞鳥一般。
雖然已經早有準備。
雖然此前的光幕就已經感受到出師表的影響。
但如今孔明還是感覺臉有點發燙,如何能被后世如此贊譽并懷念
孔明此刻感覺壓力很大。
其他人倒是笑呵呵指指點點
“大哥,你三回才把軍師請回來后世都知道啦。”
“孔明隆中對立意深遠,當得起如此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