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蜀漢篇第6章二鳳孔明在天上飛,張飛在地下轉。
黃月英在驚呼,龐統在艷羨,劉備和關羽在相視而笑。
馬良覺得理所當然,蔣琬則是有些神往。
對幾人來說,這個消息是實實在在的意外之喜
漢亡一千七百年矣,然這些南中遺民的后代,依然認為自己是漢朝子民
這群被后世稱為佤族的漢民們,不知高祖不聞漢武,唯知諸葛亮一人矣。
孔明使勁拍了張飛胳臂兩下才得以被放回地面上,頭昏目眩間也只能交代一聲
“后切莫為之。”
龐統忍不住道
“孔明究竟做了什么能收這些南夷漢民之心”
從如今捋下來的歷史中,孔明出發十二月返回,滅不臣,定南中,梳理古身毒道,置各地太守。
而且次年就要開始轟轟烈烈的北伐,直到最后一次病死在戰場上。
那么這些佤族漢民所說的約定,只能是在平定南中的這一年所做的。
可孔明究竟做了什么這也是其他人所好奇的。
丞相對于南中的文治并沒有留下太多文字,但勝在有口口相傳。
即使現在去到當地,佤族人也會跟你講述他們的祖先與諸葛亮的故事。
一代代的老人傳下來了當初的故事丞相平定南中以后,面對佤族祖先盡其所能。
選育良種,保存種子,農耕技術,造房之法,馭牛之法,植桑養蠶,紡紗織布。
這片奉行刀耕火種的原始部落不毛之地,就此被丞相引入了文明之火,生生不息,堪稱是最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扶貧下鄉。
同時丞相也懂得因地制宜,比如普洱這個地方,光照不強溫度恒定,多雨且土質松散,很適合茶葉的推廣種植。
丞相教授他們的種茶之法,讓普洱茶聞名世界,直到今天現在,普洱茶依然是當地的支柱產業。
也由此,云南當地奉諸葛亮為茶祖祭祀。丞相也真正的做到了他隆中對中的“南撫夷越”這個策略。
后來羅貫中在演義中對丞相的南中之策總結的很好誠欲服其心,不欲滅其類。
“服其心而不滅其類。”劉備嘆服。
“武帝御十萬甲士亦未竟之事,成于諸葛孔明也”關羽雙目中贊揚之色甚顯。
雖然這些講的都是治理,但是在關羽看來,這便是兵法的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
“正如此前武侯祠的那副攻心聯。”關羽是真的來了興致,當場吟誦道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
“孔明定是兵法大家也”
關二爺下了自己的定論。
“哐啷”
張飛扭頭看去,只見龐統不小心將幾案上的茶杯給打落到了地上。
張飛哈哈一笑,過去幫龐統撿起茶杯,然后拍拍龐統的肩膀
“龐軍師,你跟丞相可是齊名呢,勉哉勉哉。”
這差不多就是讓龐統努力的意思,但只能招致龐統的大白眼
你一個被親兵謀害的統帥勸我勉哉
看著茶杯中的茶葉,龐統又想起來身旁這個臥龍的茶祖稱號,頓時喝茶的心思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