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蜀漢篇第7章志若鴻鵠甘露殿中,長孫無忌等人看著大唐的陛下赤著腳在殿內轉圈子。
李世民眉毛倒吊,面沉如水,只是時不時看著光幕方向“哼”一聲,顯得憤憤不平。
房玄齡埋頭抄寫,沉默不語。
杜如晦贊道“大家,仙機言稱千古一帝,此之稱謂,自古罕有。”
李世民眉毛稍微舒展了一些,也被長孫無忌拉著重新回到榻上。
“既是贊賞,如何要用此等諢號”
同時心里還有一句話就算不用本名,天策上將這個名號也很好呀
房玄齡抄好一段,道
“或是光幕愛護大家,以鳳比之。”
“且大家有李家二郎之稱,光幕或是以此稱而顯親昵。”
這個說法勉強得到了李世民的認可,但隨即皺眉道
“朕此后會頒大赦令”
杜如晦低眉順眼
“前月,大家曾言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歲再赦,好人喑啞。”
隨即不再說話。
房玄齡記得這話,前月時大家下詔令,將宇文氏舊黨除官削爵充嶺表。
朝中有議論稱刑罰太過,大家遂如駁斥。
房玄齡心里已經有了猜測,既然克明恰到好處的提起,那恐怕
“大赦令之廢,由朕而始”李世民話語鏗鏘有力。
維護千古一帝的名號,他李二啊不,他李世民義不容辭
“這李世民,真是那千古一帝李二鳳”劉備疑惑。
由不得他不疑惑,光幕文字從語氣所觀,俱是那后輩聞莽的同輩。
但這其中夾雜著一個唐朝的千古一帝
蔣琬捏著手指想了想還是搖頭道
“單憑此言難以斷定。”
“就仿佛若我題字于光幕,文字前加諸葛亮的前綴,我就是軍師乎”
馬良同意“難以斷定是否偽作。”
情報太少,只能略過不談,唯有孔明打算之后將記錄中涉及到李世民的文字單獨整理出來一觀。
嗯這便交由公琰去辦吧。
劉備語氣有點酸溜溜的“如何能稱千古一帝”
話里的潛意思大伙都懂高祖漢武哪個不支棱啊怎么偏偏是個唐皇帝
“因其貞觀大治”龐統猜測。
“因其科技發展使國富民安”孔明揣測。
“因其盡征外族乃得萬里疆域”關羽推測。
又是一個無疾而終的話題,光幕對唐談之甚少,只能靠猜了。
張飛則直接安慰道“大哥,阿斗比劉季玉還強一些的看起來。”
“劉季玉一歲一大赦,阿斗兩歲方才一大赦。”
劉備被堵得說不出話。
有了律法衍生出來的穩定環境,丞相也終于開始了自己的吏治,也就是找人才。
當時有個隱士杜微謊稱耳聾不想出仕,丞相便派人以馬車去請,請來后先給看兩篇寫的言辭懇切的文章。
然后置紙筆,與杜微筆談了半日,相談甚歡,最終杜微任諫議大夫。
比如在征伐南中時從叛賊雍闿那兒得知,能人張裔被他綁了送給孫權了。
于是在季漢與江東重新結盟后,丞相第一個要求便是歸還張裔,孫權同意后,張裔連夜返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