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蜀漢篇第20章魔法晉書目錄面對張飛的笑問,馬謖說不出話。
熟讀兵書,幾乎不用思考馬謖腦袋里就能推導出來一個結果
當斬
但如果當斬的這個是自己呢
馬謖頭一次感覺這兩字重逾千斤。
連帶著張飛的笑容在馬謖眼里也變得可怖了起來。
看馬謖最終訥訥不言,張飛無趣的搖搖頭。
而在此時,光幕里也再次提到了馬謖的名字。
前三次北伐和江東的石亭之戰,以及曹魏自己的江東攻略一樣,是一個三國整體的戰爭。
而在這場戰爭中最關鍵的人物,毫無疑問就是馬謖。
從宏觀上來說,丞相的這個戰略并沒有一點問題。
隴右是河西走廊的,北面是阿拉善高原,南面毗鄰青藏高原。
只要能絕隴道,確實就會如游楚所說,不出一月隴右自降。
如此季漢可以隨時出兵襲擾關中,會徹底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為什么說馬謖“違亮節度”
因為派馬謖去街亭的目的是干擾曹魏出兵隴右。
無論是堅守還是襲擾阻擊,哪怕戰至最后一兵一卒,只要能斷隴,戰略上都是勝利的。
但初次掌軍的馬謖雖然沒說,但在行為上再次闡釋了那句話
憑什么我不能唱主角
而馬謖的最大問題就是想集中兵力,從配角變主角。
結果一通智障操作,從配角成功變成了丑角。
他想集中兵力去殲滅曹魏的援軍,結果被張合一個簡簡單單的“絕汲”打敗。
一般來說戰術需要為戰略服務,但馬謖的街亭之敗,既是戰略上的失敗,也是戰術上的失敗,可謂絕無僅有。
因此也難怪張合不敢追擊打了幾十年仗,從沒見過這么玩兒的
眾人現在已經懶得去看馬謖了。
“若是能斷隴道,據守隴西。”
孔明也暢想了一下
“往西能走后世所說的絲綢之路,換無盡之財,以充軍資。”
“往東是三百里關中平原,肆意襲擾能迫使曹賊退守潼關。”
“如此只要能積蓄力量攻下潼關,則天下可定矣。”
關羽咀嚼著光幕所說的戰略戰術兩字,愈發覺得后世對于兵法上的敘述,切中要害。
劉備則是發出了自己的感嘆
“何止財帛動人心動人心者,名利也。”
劉備對主角這倆字看的感覺都麻木了。
若孫侯不想唱那個主角,老老實實陳兵江北,那祁山北伐或許真的能絕隴道。
若司馬懿和曹休不是爭著唱主角,兩人老老實實合力,說不定真的早就滅了東吳。
若是馬謖不是想唱那個主角,老老實實據城而守,那街亭也不至于丟的孔明回援都來不及。
眾人一時間嗟嘆良多,馬謖面上則是愈發躁熱。
一己之力讓季漢數年之力化為泡影,并且棄軍而逃,理應當斬。
有沒有人為馬謖求情呢當然有的,但都被丞相罷黜并處罰。
其中有一個姓陳的參軍就被罰割了頭發,這個參軍后來有個兒子叫陳壽。
陳壽是頭號投降派譙周的學生,并且做官時經常受到丞相之子諸葛瞻的輕慢。
于是后來有個看法就認為陳壽修三國志時摻雜了個人感情。
因為三國志合計六十五卷,蜀書十五卷,僅占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