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來說孔明反而對這個吐蕃的強盛原因頗為感興趣
“降雨線北移之意不明,暫且按下不表。”
“這大唐皇帝為吐蕃解決了難題”
龐統快言快語“莫不是那千古一帝也年老昏聵了”
兩位軍師已經在討論了,武將們都眼眼巴巴看著不明其意呢。
龐統看著自己主公,很有耐心解釋道
“主公認為,五溪蠻山越等人相較,何物是漢民有而蠻人無”
劉備沉思,然后覺得這不是顯而易見嗎
“漢兒的一切,蠻人都無。”
龐統反問“那倘若主公下令,命季常授五溪蠻圓車制造之法,天工開物種田漚肥之法以及制鹽之術,冶鐵之秘,如何”
劉備覺得不妥“我瘋了不成”
說到一半劉備已經意識過來“難不成”
孔明點頭道“后世之生僻詞,硬釋其義,指的應是唐的種田冶鐵制鹽紡織等工巧要領。”
馬良已經明白過來,他在五溪蠻的“扶貧”,做的不過是幫種田修水利之類,鹽鐵那是碰都不敢碰。
相較于不可置信的劉備眾人,大唐的甘露殿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氣壓。
房杜二人低頭抄錄,不管其他。
長孫無忌有心想安慰一句,但又怕再被踹上一腳而沒地兒說理去。
“我唐百姓此遭遇,罪出于朕乎”
但心里李世民覺得頗為委屈。
首先他即位后還沒和親過呢,其次就算如此做,不過也是仿前朝舊事罷了。
長孫無忌悄悄出一口氣,上前一小步道
“大家何必攬百年后罪責于己身”
李世民不言語,他無法判斷已經沿用數百年的和親之策到底如何。
但
“克明,后世這生產技術資料之詞,當議上一議。”
杜如晦記下。
“當察吐蕃之跡,提早剿之。”
杜如晦遵旨。
暫且將此事放下,李世民重新看向光幕,看向那個歷經千百年,依然能一窺唐人精氣神的壁畫,以及其中的將軍。
默然不言。
張議潮出生大概九年后,安西白發軍徹底覆滅。
這群老兵守著唐人的驕傲與領土,從少年時鏖戰到白發蒼蒼堅守四十六年。
龜茲城陷之后,白發軍被砍掉雙足,貶為奴隸。
吐蕃人欣喜若狂,將這份戰報大肆宣揚河西走廊再無唐人矣
龜茲與沙州并不遠,因此我猜年幼的張議潮應當是聽著白發軍的傳說長大的。
也許就是堅韌不拔的白發軍讓張議潮領略了盛唐武士的風采,我們不得而知。
年輕的張議潮同樣在沙州徹底蟄伏了下去,論兵講劍,蘊習武經,靜待時機。
842年,吐蕃的贊普又被刺殺,當時吐蕃的兩大軍閥尚婢婢和論恐熱各自支持了一個年幼的贊普。
為了爭奪攝政的權利,兩大軍閥大打出手,在史書上留下了短短一行字
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殺其丁壯,劓刖其羸老及婦人,以槊貫嬰兒為戲,焚其室廬,五千里間,赤地殆盡。
李世民目眥欲裂
李氏子孫無能至此番邦內亂,卻作踐他大唐子民
“啊”
長孫無忌直接舍身撲了上去,緊緊抱著李世民雙腿哭道
“大家正值壯年,且正要立千秋之功”
“那吐蕃不過彈指可滅,只要大家高興,盡可將其贊普剖心以謝太廟”
“何苦氣壞了身子且那張議潮定不會讓大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