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屋里再次陷入寂靜,只剩下閻立本奮筆作畫的聲音,剛才那光幕中出現的孫權之姿甚至英武,他要趁著沒忘掉趕緊畫下來。
只是不知道這孫權為何是繪在一個框上,左上角有個神字,下方還標注了“帝力”和“馭衡”
杜如晦再次嘆了一口氣這家沒我真的要散于是起身
“大家何出此言二十年間滄海桑田,發生什么都有可能,何必如此攬責于己身”
“再不濟,光幕或會提到,到時提早避禍便是。”
李世民勉力點了點頭,也只能如此了。
今日觀光幕之前他尚且什么都不怕,玄武門之事已自問心無愧,但如今才明白。
他問心無愧了,知曉此事的他的孩子們呢
“這皇子治加謚也是”
李世民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按理來說這孩子如此做說明也是愛自己,但這種方式總感覺會貽笑后世。
“皇子治也是秉孝心,追思大家。”長孫無忌這時候又冒頭了
“且如此說來,這清皇帝竟非漢姓”
光幕提的不多,但他們大概還記得,趙宋朱明,如今是愛新覺羅清
放一起就知曉定有問題
不過眾臣也只能看看,畢竟中間隔著宋元明三朝,每個朝代就算兩三百國祚,中間也隔著近千年了,關系不到自己身上。
就比如后世那河西成了荒漠,他們唐朝如今河西可還是水草豐茂呢。
劉備孔明等人則是盯著光幕瞪大雙眼
還能這么玩兒
張飛搖頭感嘆“軍師你老說后世人多土地多,現在看著謚號也多啊。”
“人家這兩三個皇帝謚號加一起都頂上咱們漢朝全部了。”
孔明搖搖頭,倒是發現另一個有趣的事情
“這清此前很少提到,而皇帝為外族之姓。”
“那元,莫非亦是如此”
龐統干脆點了點頭“宋是被滅或是那蒙古統一了華夏。”
這孔明也覺得很有可能,只能點點頭道
“幸而漢統未絕斷。”
旋即嘆氣
“只是不知道此世上如其他族種如大秦安息,如何延己文統”
另外,劉裕這個宋武帝實在太強,所以也有人嘲笑北宋南宋難怪不行,武德全被劉宋的皇帝占了。
但實際上,趙宋有十三位皇帝有武謚。
比如完顏構,廟號高宗,謚號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唐朝之后,謚號就徹底被玩兒壞了,甚至你很難在里面找到一個主謚。
再比如跟完顏構有的一拼的朱祁鎮,謚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從這倆貨就能看出來,這謚號是徹底沒用了,謚里面的字但凡有一個屬實,這倆都不至于恥辱到那個地步。
為什么越來越長回顧一下謚號最初的作用就明白了。
謚號始于周,春秋時開始成為對帝王一生的評價,所以漢朝的文帝武帝靈帝等都有點劇透的意思。
這皇帝執政水平怎么樣基本上一個謚號就能看出來,謚號誰加的臣子加的。
但增謚就跟臣子沒關系了,基本上都是皇帝后代所加。
封建時代,為死人爭名聲,本質上來說都是為了活人爭權力。
謚號變得越來越長,恰恰反映的是皇權的持續加強,能夠束縛節制皇權的東西也越來越少。
最終的巔峰就是清朝,謚號最少21字,最多的努爾哈赤2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