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房杜二人主動領了制定科舉新規的工作。
李世積與尉遲敬德也紛紛表態,若是那大姓欲鬧事,愿領兵前往。
不過對此李世民倒是擺擺手覺得無須擔心他們最好能鬧事。
此事揭過之后李世民再次出言嘲諷自己這個子孫
“這李林甫之言,若是真信了,那便是個癡愚之輩。”
“若是猜出蒙蔽而毫無動作,那便是個庸昏之輩”
當然還有一個更可怕的可能,那便是雖然猜出來了受到蒙蔽,但因為這宰相權勢滔天故而不敢妄動。
如此一來李世民的心情反而更加躁郁,只感覺這晚唐之史仿佛一條囚索,綁縛的他動彈不得。
而看著最終出現的黃巢這個名字,李世民面色冷冷
晉朝門閥造孽,方有八王之亂,永嘉之禍。
這唐朝士族造孽,又造出來個滅了他們的黃巢。
真就一點長進也無
唐朝的門閥士族逐漸適應了科舉,但反過來說,科舉也對門閥完成了最后一波改造。
他們開發出來的行卷這一套玩法,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以京兆為貴”。
畢竟不管你是要送禮結黨,還是要行卷內定科舉名次,再或者單純只是為了參加科舉。
不管以上哪一項,住在京城肯定都是要比在地方上方便的。
而在這個過程中,唐朝的門閥士族逐漸表露出了三個特點
即中央化、城市化、以及非軍事化。
漢朝和晉朝的的世家大族基本都是“雙家”,即用鄉下莊園這個“家”來產生財富,再用財富去換取京城的“家”來獲得權力。
對這兩個朝代的世家來說,鄉下大莊園里的土地、佃農、部曲、門客等才是他們強大的根本。
但唐朝的門閥為了適應科舉制度,實際住址都開始遠離原本籍貫,開始在兩京走廊地區即長安到洛陽這一條線上聚集居住。
而在科舉上獲得成功之后,門閥士族便順勢從地方勢力過渡成為中央官僚。
且從南北朝起,官民不同地就已經開始成為傳統,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祖籍是山東,那么中央就定然不會派你回山東做官。
在這個過程中門閥士族對于鄉村莊園土地的控制力直線下降,兩京走廊地區的逐漸成為門閥士族新的鄉土。
門閥士族所控制的莊園衰落之后,在唐朝后期隨著均田制崩潰,募兵制逐漸興起,被赦免為良人的奴婢也有了更多的選擇,不必再委身于這些莊園,門閥士族本就縮水的部曲更加的所剩無幾。
正是因為門閥士族的中央化和城市化,最終黃巢攻入長安之后才能異常順利的將門閥士族一網打盡。
而非軍事化也讓他們在面對黃巢時幾乎沒有半點反抗的能力。
從最終的結局上來說,豪強們過了幾百年還是狗改不了吃屎。
畢竟從劉淵到石勒,劉裕到侯景,再到黃巢與朱溫,可以說這些掘墓人基本都是被豪強們親手給逼出來的。
從這一點上來說世家甚至要感謝黃巢幫他們打破了這個丑陋的怪圈,畢竟
匹夫何懼黃巢來貴賤都赴一口鍋
明天黃巢,然后這期視頻也該收尾了,感恩。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