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吐一口濁氣,孔明回望自己寫的這一頁,忽然感覺到了一點后世所謂“科學”的樂趣。
此等土地之別,不因上意而改,不因口含天憲而變。
它是被自己依靠所學所識,推測而出。
覺察總結其共同點,探尋剖辨其差異處。
最終或許亦能如后世一般,總結出子孫后輩能沿用千年之條例。
四月的晚風依然還帶些許涼意,但孔明身上現在卻有了一點燥熱之感。
最終還是去院子里散步月中,方才回去合衣睡下。
第二天孔明是被滿臉興奮的劉備給拉起床的。
“孔明,元直之舟船已至犍為縣矣”
犍為縣在成都正南不過一百四十里。
因為昨晚的熬夜導致孔明思維有些遲滯,想了下才明白。
看來元直是乘船逆流而上,走江州,過江陽武陽,從水路來的成都。
益州春夏多刮東南風,因此從荊州來成都也算是順風,行舟確實是個好選擇。
等孔明回過神來,他已經和劉備一起站在成都城南了。
劉備在一旁根本立不住,不斷的焦灼徘徊,時不時駐足踮腳往南眺望,恨不得立馬就能看到舟船。
孔明喚過來陳到的親隨給自己打了一甕水洗臉,振奮精神后提議
“既然主公如此心焦,何不出城相迎”
不過很快,想要借機小憩一下的孔明就后悔了自己這個提議。
心癢難耐的劉備同意了孔明的提議,然后便拉著孔明一起往南出城十里。
十里之后猶嫌不夠,又難行了二十里,直至水邊小路難以行馬之后,劉備方才停步。
好在經過這一番顛簸之后,孔明倒是清醒了不少,望著劉備打趣道
“主公何不鏟去前方那個山頭,畢竟它使得主公看不到元直的面龐。”
劉備面色也不發窘,大笑道
“聽聞元直復歸消息,我已夜夜輾轉反側。”
“旬月已等,何憂須臾”
孔明哈哈一笑,一點不信。
如果真不著急這一會兒,何必出城三十里走到路盡
好在很快,一條小船從遠方小山后面轉出。
孔明騎在馬上極目遠眺,能看到船首有一個清瘦文士,衣袂飄飄,正在朝北頻頻頓首。
旁邊的劉備早已經按捺不住
“元直”
“我在這里,元直”
或許是岸邊樹木濃密,船只沒有減速或是靠邊的意思,劉備心下大急,甚至驅馬涉水,站在河流淺灘處呼喚。
劉備嚇了孔明和親兵們一跳。
當即就有親兵奮不顧身前去,從劉備手上奪過韁繩要把坐騎拉回岸上。
馬首轉向,劉備也轉身繼續高聲呼喊“元直”
好在此時已經足夠顯眼,船只也終于注意到了此處。
孔明看到那個清瘦身影此時也在船首焦急打轉呼喊。
船只開始減速,并向岸邊靠攏。
待到靠近了淺灘后,徐庶毫不猶豫,一個箭步助跑便跳下船。
劉備大急,當即也從馬上跳河邊,隨即猿臂輕展,將徐庶給拽上岸來。
兩對手掌緊緊握在了一起,劉備看著徐庶被水打濕的下拜和已經沾上淤泥的鞋子,輕聲責備道
“元直何必輕身冒險此處至成都不過三十里,須臾可至,君當惜身”
徐庶仔細打量著劉備,目光中似有千言萬語,但最終略一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