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說不出多么高深的話,但他總覺得
名將不應該是這樣死的。
要么如在怛羅斯這樣的國戰中力戰而亡。
要么如冠軍侯一般被天爭命,炫亮璀璨。
但總之不應該是這般臨陣待敵,卻被宦官讒殺于疆場。
“這玄宗皇帝也太心急了,生怕這潼關守軍贏了還是怎地”
張飛在一旁嘟嘟囔囔的碎碎念。
劉備瞥了一眼,隨口道
“興許是這玄宗皇帝老了。”
劉備這么說,孔明也回憶了起來
“此前曾有言,計較古往今來天子居位時間長短,劉禪在位四十一年,位八。玄宗尤甚,位七。”
“且王忠嗣幼年入宮時玄宗已然登位,讒死時玄宗在位已三十余年”
“那安史之亂時即便往少了算,也有六十歲。”
“那俺倒是懂了。”
張飛擱那兒碎碎念
“就如大哥一怒怒出來夷陵火一般。”
“玄宗一怒,自斬大唐三刀。”
劉備還在沉思呢,驟然聽到此言,沒好氣道
“都說了我那是一賭只是賭輸了。”
“玄宗不過是聽讒言報私怨,不可同語。”
劉備心里對于玄宗的心情可謂是十成十的復雜。
雖然他后來也稱昭烈帝吧,但帝王和帝王,說實話也是亦有差距
也因而劉備心里還摻雜著一種對于玄宗敗家行為的痛心
彼之敝履,吾之珍寶。
而法正對此都不在意,只想看樂子
“快快快,這玄宗親征都說了幾回了”
“讓我等好好看看大唐皇帝如何親征”
玄宗的親征就像老板畫大餅充饑,曹操的望梅止渴,只是一種激勵士氣的手段,真信了你就輸了。
不過潼關聚兵十萬,此時兩個主將都被玄宗一刀砍了,情況多多少少有點尷尬。
畢竟玄宗不可能在長安遙控潼關兵馬,還是需要有一個背鍋啊不,管事兒的。
封常清是從安西回來述職,一腔忠心撞上的。
高仙芝是退職回長安當官,不得已必須上的。
而看到玄宗打算給潼關選一個新主帥,滿朝文武全都壓低了腦袋,生怕一個不好點中自己。
關鍵時刻有人進言那河西節度使涼國公哥舒翰不就在長安嗎
于是群臣如蒙大赦,爭相歷數哥舒翰戰績,而玄宗也很快對哥舒翰發出了詔令。
那么哥舒翰為啥此時在長安
王忠嗣被讒殺后,哥舒翰暫代河西節度使。
面對玄宗對于石堡城的執念,他發揮了“結呆寨打硬仗”理念,在附近造應龍城,慢慢蠶食,最終攻克石堡城,從而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