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用大唐皇帝吩咐。
苦味四溢的清熱丸從孫思邈的小瓶子里倒出來,伴著水給李世民送下肚。
苦丸入肚,李世民同樣想破頭也想不明白
憑什么
勿說以后,他現在待侯君集也不可謂不恩寵。
玄武門之功位列第一等,嘉封潞國公,并且最近房玄齡已經在走推薦流程了,打算舉侯君集任兵部尚書。
而觀這光幕青史所記載,滅吐谷渾可稱功,滅高昌乃是力排眾議之舉,更凸顯榮寵。
結果縱兵劫掠,私刑俘虜,心生怨憤,最終更是欲刀兵內舉
李世民不愿去想,侯君集的計劃中究竟是要血染宮廷呢,還是再請他做太上皇
相較而言,李世民對于李承乾的造反雖然吐血,但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畢竟很早之前就隱隱約約提到,再對照史冊上的戾太子之事觀摩。
以及光幕從后世角度來看的曹丕與曹叡的父子矛盾,以及諸葛武侯輔佐劉禪等事。
李世民覺得還是稍微找到了一些些門道的,雖然不多。
此前的教育方向是希望承乾能勝過自己的。
但如今看來,何其難也。
因而才有除歲時讓皇子皇女們同樂之舉,如今看來還是有一點成效的。
而侯君集李世民目光在尉遲敬德身上停留了一下。
這位猛將與李世民心意相通,當即起身
“臣這就命人備快馬,最遲三日,定擒賊而返”
沉默了一下,最終還是搖搖頭
“暫不至于此。”
畢竟玄武門也才過去四年。
只是,為了保住侯君集的腦袋,確實該找個時間找個理由好好敲打一番了。
畢竟后世亦言,打天下者坐江山。
沒有披荊斬棘敗薛仁杲、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人積累起來的功勛名望。
真以為只靠玄武門就能一步登天坐穩江山
于是尉遲敬德只能再度坐下,秦瓊笑著拍了拍尉遲敬德手背,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道
“陛下念舊。”
這個基本可以算是公認,當初秦王府的一幫兄弟,如今都有了好去處。
這也是沒人站出來給侯君集說項的原因。
一個是知道陛下糾結一番最終也就略微懲戒,定不可能不出罪而刑。
另一個也是嫌棄光幕中侯君集的舉動,這不是踹大家吃飯的鍋嗎
“權萬紀,臣記得應當是權懷恩叔祖,聽聞為人剛烈,竟慘遭此禍。”
“臣也記得此人,權懷恩入秦王府素有才名,曾從大家平王世充。”
房玄齡與杜如晦兩人輕巧而有默契的跳過了“承乾在搞男人”這能讓陛下頭痛的粗鄙之言。
只是杜如晦心下有所猜測,他的子嗣摻和進去的,不會就是這樁謀反吧
謀反的計劃雖然還沒落地,但也是謀反,要按罪掉腦袋。
李佑這個大聰明造反轟轟烈烈,被賜死。
支持李承乾直接謀反的有兩人,侯君集和李漢昌。
李漢昌是李淵庶七子,謀反事發后賜死于家中。
侯君集的家人流放嶺南,本人在刑場安心上路。
比較特殊的是李承乾,畢竟是長孫皇后親子,李世民讓大理寺議了再議,最終保了下來,流放嶺南。
另外被影響的還有兩個重臣之后。
杜如晦兒子杜荷也屬于造反骨干,被斬首,并禍及杜如晦的長子杜構。
杜構本來襲承了父親的萊國公,并官至慈州刺史,結果因為弟弟造反被牽連,褫官奪爵,全家流放嶺南。
李靖的長子李德謇因為與李承乾關系密切,也被牽連,判流放嶺南,但因為李靖的面子最終改徙吳郡。
“好嘛,流放到咱們這邊兒來了。”
張飛小聲逼逼叨,只覺得這唐朝也夠神經病的。
“大將軍造反,太子造反,皇子造反,皇弟也造反。”
本地人張松還是有點意見的
“翼德將軍,益州還是比嶺南好過不少。”
雖然張松也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通熟地理,不少人大概以為中原以南都算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