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家的征服也是同樣。
尤其再想到目前倭國掌權的乃是一個女皇,這份興趣更是直線增加。
若是海東攻略能夠達成,他李世民的功績是不是能再添一筆
第一個俘獲女皇的漢家天子。
唐初的海東風云也隨著朝鮮半島的正式遺失落下帷幕。
但關于造船上咱們還是能夠漫談一下。
畢竟咱們現代的時代也被稱為海權時代。
什么叫海權時代
地球這顆星球有近乎四分之三的地方被水覆蓋,如今全球百分之九十的商業運輸都是通過海洋完成,如今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口的聚居地離海洋不過數百公里。
有海軍,才能有海權,有了海權,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多個領域才有資格說是完整的。
而華夏近代的屈辱史很大程度上來自海洋,八國聯軍,英國,日本,無不是從海上叩開了國門,其根本原因也是因海權的旁落。
海權需要海軍來保證,海軍需要一個國家有優良的造船技術。
那我們華夏本就是農業文明,并不親近海洋,造船技術是否天生就存在不足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如今的的歷史,劃分出了秦漢,唐宋,元明三個造船巔峰期。
始皇帝雄才大略自不必多說,在一系列輝煌成就之外還有修靈渠整水道的成就,征匈奴統嶺南都有大秦水師的身影。
更別說還有徐福出海的記錄,造船業不發達是不可能的。
另外關于徐福是倭國人先祖的傳說并非是現代才開始有的。
五代十國時濟州開元寺的僧人義楚寫了個義楚六帖,其中就提到了徐福去倭國的故事。
有人詢問是如何得知的,僧人義楚說這是倭國高僧寬輔告訴他的。
倭國自己的日本國史略中也提到了徐福登陸的記載,但更多還是歸類為傳說,因為倭國光徐福登陸紀念處就有二十幾個,相關的徐福祠徐福廟徐福碑有五十幾個,真假難辨。
但據丈育u自己推測,此事更像是倭國僧人的杜撰,畢竟吐蕃的佛教僧人為了傳教能編出蘇定方火燒布達拉宮的謠言。
佛教在進入倭國境內迅速就和本土的神道教殺的難解難分,這種情況下直接把徐福安排成倭人的祖宗以傳教也挺正常。
不過咱們現代華夏人多半是不太想認這個孫子的。
唐宋時期是古中國造船業的第二個巔峰期,唐朝發明了水密隔艙技術,宋代的天文歷法非常發達,而且后期還有從阿拉伯學到的三角帆技術。
理論上來說這個時期應當會成為華夏遠洋航行的最好,但兩個原因讓這個胎死腹中。
首先當然是國策的關系,從唐朝開始的封建王朝,整體上對本國農民從事商業或海外拓殖移民都是持打壓態度的。
但這條禁令對外來移民是不起作用的,結果就是在跨國貿易這塊兒,栗特人、契丹人、回紇人、波斯人、大食人、沙陀人等前前后后都在華夏取得了大成功,他們或通過西域或通過海路達成了商業上的壟斷地位,這些被統稱為色目人。
比如被趙匡胤強行繼承遺產的周世宗柴榮,年輕時候就曾跟著頡跌氏在江陵販茶,這個頡跌氏就是標準的色目人。
唐宋年間,色目人在廣州和泉州繁衍出了幾十萬人的移民社區,把控海路,壟斷跨海貿易。
后來西方有盤點中世紀八大港口,廣州和泉州榜上有名,元朝時有個色目人大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從摩洛哥來到泉州,記載了一路的見聞并稱贊了泉州的繁華。
但根據他所記載來看,在這條海上絲綢之路上活躍的有摩爾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吐火羅人等等,唯獨沒有華夏人。
不出海航行,如何能夠研究航海技術,研發遠洋海船
晚點還有一章。
這部分內容大概最遲明天就結束了,下個內容好好規劃。
另外運營官fire神在書評區發布了一個粉絲稱號征集的活動,有興趣的老哥可以暢所欲言。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