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博得山越好感的是馬良的“禁生水食”令。
對于這個命令,山越頭人一開始是拒絕的,畢竟江東氣候本就溫熱,正好可吃生食。
再說了,燒火難道不要柴火這些柴火還能換一些吃的呢。
無法,馬良只得苦口婆心與頭人們講了生食當中有小蟲,食之入體,噬腦吸髓。
而且與之相伴的,還有馬良辛苦收集的大量病例。
尤其得到山越信服的是陳登無治而死的故事。
其一是因為陳登貴為廣陵太守。
從會稽往北便是建業,屬于江東的精華之地,而若是繼續往北呢
過長江便是廣陵郡了,因此說這地方是山越的鄰居也不算太過分。
其二是因為陳登所得之病在山越當中并不罕見。
人因這些病癥而死后,偶爾還能看到蟲子破體而出,山越甚懼,為其冠上了陰毒、水蠱蟲、內瘡寒等名字。
如今聽聞有兩位神醫作保,稱這類病癥皆是來源于所吃之生食,山越頭人們方才終于意動,一個個忙不迭保證定然督促麾下民眾禁生水食。
馬良并不僅僅自己和頭人們講,還遣了一起來的董厥和武陵蠻們去山越人當中講解這些危害。
此行是深入江東后方,馬良就沒想過依靠荊州的援助,因此來之前做的準備相當充分。
比如吃生腥得蟲病的病例,都是聽華神醫的徒弟吳普樊阿兩位大醫所講。
為了方便董厥等人給山越講述,馬良自己動筆寫了下來,并配上插圖,讓即使是武陵蠻也能理解其意思然后轉達給山越。
禁生水食的命令當然不可能全部完美傳達,但這些不守規定最終導致病患臨身的人,反而成了這條禁令最好的說明,于是山越頭人們對馬良更為佩服。
可以說馬良來的這半年,山越人的日子是肉眼可見的在好轉
孩童青年可以不受瘴癘和水蠱蟲的困擾。
青壯們可以用曲犁在農忙時細細耕作土地。
農閑時再根據馬先生教導的漚肥之法,漚制能肥田的料物。
女子們也很是驚奇這位馬先生竟連紡織也懂
馬良傳授了對荊州人來說簡單,對山越人來說高明的紡織之術。
并“順手”改進了山越的紡織機這是專門拜托黃夫人所設計的。
紡織機簡單好制,所織出來的粗布結實耐用。
山越頭人們也終于放下了疑慮,見馬先生必作揖不說,連帶著對遠方的劉皇叔也多了幾分好奇和尊崇
能遣派馬先生不遠萬里前來襄助,真乃仁人也
能令馬先生這等心善之士奔走,必乃德人也
但隨著江東的正式出征,山越頭人們心頭便重新縈繞出了一個念頭
這位玄德公令馬先生不遠萬里前來襄助,莫不是想讓他們去與江東拼個你死我活
而在都尊重馬良為山越所帶來好處的這個前提下,山越頭人們干脆便找到馬良,將疑問異常直白的提了出來
“玄德公心系我等,可是為此事,欲求我等襲江東”
而在做出了讓山越等人松了一口氣的回答之后,馬良俯身仔細看了看燒制出來的鐵水色澤,滿意的點點頭。
隨即揮揮手示意出去說。
到了外面還不待頭人們說話,馬良便搶先道
“若是欲令爾等襲江東,某大可等正月,以船行海路,載武器而來。”
“只需將刀劍送于汝等之手,山越自會與結仇怨十數年的江東拼個你死我活。”
“何必如此多費功夫呢”
這一番話說的山越頭人們默然,并且從心底來說也確實是這個理兒。
并且只需從心底假設一番,他們便不得不認同,這個說法確實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