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鈴聲響起,很多孩子都跑出來到柵欄旁邊,對著季東來揮手,密密麻麻的。
“這里還好一些,孩子們的師資力量是可以的,基本上不需要補課。如果在這里之外的河北地區,孩子吃飯住宿補課加上書本費資料費這些一年小兩萬。”
“在我們這里費用會低一點,教材是我們印刷的,教學資料也是。食材是一元超市和牧場那邊直供,避免食材污染。”
“每天這所學校供給一頭牛,兩頭豬。新鮮蔬菜一卡車,大米至少是三袋,兩袋面粉。食用油也是從一元超市那邊來的,都是很可靠的,做到當天運輸當天加工。”
“從2000年我開始資助這所學校到現在,已經過去21年了,當年出去的很多孩子已經回到這里當老師了。這算事教育上的最好閉環,他們受過苦是不會讓這幫孩子再走一遍的。”
“金錢主要是這些教師的工資,這兩年學校設立了專門的基金,用來接受社會各界的捐款,由專門的部門負責管理這些善款。”
“這里只是到高中,剩下的這幫孩子上大學的錢是從這些經費里面出的。學校的水電費基本上也是從這些錢里面出,所以不用擔心……”
季東來詳細的給對方介紹了這所學校的每一個細節,后期對方能夠剪輯多少,季東來不管。
主持人非常有頭腦,一直到季東來說完,這才逐漸引導到企業上面來。
“季總,我們知道一元智造有個自己的國際物流平臺,這些年不斷的有中國的商品通過我們的平臺銷往國外。”
“我們知道有一些企業對您的這個平臺有些意見,有人說被你們扣過貨物,還有人被銷毀過貨物,甚至一些已經和本地客戶達成了意向的產品,您的手下也給銷毀了。”
“有人說您很不注重人情,讓您系統里面的很多客戶遭受了重大的損失。您對這件事怎么看,這是污蔑還是確有其事呢?”
面對季東來這樣的企業家,對方不敢冒犯,但是不代表對方不會把問題提到尖銳方面。
冉博一皺眉,季東來卻笑了。
“傳言是真的,我們不光以前砸現在也在做,將來也會砸。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從我們走出去的中國產品是經濟實惠的,不是那種能夠破壞中國產品高質量形象的存在。”
“我們從零五年就走出去了,一直都在本著做優質中國商品的目的。后來做的商務平臺,你知道這件事多難么?我們剛到烏茲別克的時候,做一個工廠,本地人采購了一些所謂的中國裝備,就拿角磨機來說。”
“用一天就壞掉,有一些甚至還不到一天時間就壞了。我們的工程師就查原因,結果拆開后發現,無一例外都是翻新的,用的很差的零部件。”
“當地人不會管這些,他們認為這些從中國買的商品就是中國制造的代表。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我就給我們的電商平臺下了死命令,必須出去的都是質量過關的產品。”
“入住我們平臺的商家首先要簽訂一份協議,產品質量保證協議。如果他們不能夠保證這條,我們一經發現,直接銷毀商品,絕不賠償。”
“我不介意別人說我霸道,因為這樣說的也不是第一個。我們在國外也從本地采購中國工程裝備,我們知道買到假貨,翻新機那種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