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出去的時候,我們連手電鉆都要從國內采購過去,非常貴的。現在我們在國外施工的時候只要從我們平臺采購裝備或者從本地那些優質商家采購,沒問題了。”
“現在我們平臺在本地已經實現了一件事,本地人跟我們要授權,只要我們給他們頒發了我們平臺授權標志,他們就會產品賣的特別好,甚至還有人偷偷作假的標志掛上去,所以我認為我們的做法是值得的……”
說到這些年在國外的經營策略,季東來語氣非常平和。
從2005年到現在,季東來已經不記得讓手下砸過多少偽劣中國商品,雖然不可能禁絕。但是季東來堅守住了,哪怕是這些年產生了很多糾紛。
季東來順道說了一下自己建造身后這所學校時候的霸道,砸斷了那個建筑商的膝蓋骨,現在也不后悔。
現在因為口罩事件,很多私人賣家已經斷絕前往國外的通道,更多的人依賴季東來的電商平臺采購。
漸漸地這幫人也開始認可季東來的做法,因為從這里買的商品雖然貴那么一點,但是質量絕對有保證。
哪怕是老外,過來投訴的時候,平臺也會管理。
正式有了這種嚴苛的條款存在,季東來才有底氣和本地人打交道。
“您統計過大約砸毀了多少裝備么?我們的網友也在看節目!”
主持人驚訝之余,拿著手機對著季東來狡黠的一笑,季東來其實早就發現了,但是不點破。
“三千萬是有的,其余人我管不了,但是通過我的平臺出去的一定要是質量過關。”
說到這個數字,其實季東來保守了,每年砸掉這個數字還差不多。
“季總,有些網友說部分地區的人消費水平就是這樣,為什么不滿足本地人的需求呢?尤其一些二手裝備,其實也是不錯的,賣給他們也幫助我們國內消化了這些過剩產能,不好么?”
導播那邊幫助主持人篩選,季東來背著手走在鄉村的柏油路上,臉上始終帶著笑容。
“這么說的人分為三種,第一種沒出去過國外;第二種是二手設備銷售商,我們電商平臺上面有這種商人,被我們扣了很多這種裝備,最終在本地給賣了廢鐵;第三種就是那種以前通過售賣國內二手裝備到國外獲得大結果的人。”
“這三種人,最后一種純屬壞。給大家舉個例子吧,我們集團在非洲也有自己的產業,當我們第一次進入非洲市場的時候,看到的是滿大街歐洲的老式卡車。”
“還有一些趴窩的中國裝備,本地人指著中國的裝備告訴我們,你們的裝備不行,還是歐洲的裝備好,不壞!”
“我們就很奇怪,結果發現很多車子是1978年生產的。他們被我們上面說的第三種人倒騰到國外,售賣給國外的人。”
“他們當成新裝備賣過去的,其實在國內就快要被用到報廢的那種。非洲人需要的是便宜,他們迎合了這種心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