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的表現給秦國的感覺就像是一個穿越者當了皇帝,卻發現文武百官竟然是司馬懿、曹操、董卓、宇文化及、趙高、梁冀、趙匡胤
大秦君臣搞不懂大虞君臣行事的內在邏輯,也被空間屏蔽了對戰爭代行者通過兵種建筑召喚軍隊的感知,這才導致了大秦的判斷失誤。
不過這個判斷失誤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董璜提出要刺秦,并被賈詡敏銳的察覺了董璜的不自信前,賈詡都沒有現在就與大秦正面硬剛的打算。
賈詡本來還是想要先集中精力滅了楚國再說的。
賈詡這次花了巨資,甚至不惜影響到了對大虞三千多座城市的建設發展,都要再召喚這么多跟不上版本的軍隊,僅僅是為了給董璜建立對大秦、對始皇帝的自信罷了。
在賈詡看來,這可比滅楚要重要的多了。
實用主義至上的大秦君臣自然不會想到大虞發動戰爭的理由這么不理智,更不會想到幾百萬人馬的調動,皇帝都蒙在股里。
賈詡決定再召喚百萬大軍并讓諸葛亮、高順、周泰、趙云、張遼等人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是打光了一百萬空間兵,也要完成任務的時候,董璜正跟驚鯢親密交流呢。
有一說一,娃娃魚不愧是娃娃魚,懂得都懂。
事實上,這次大秦和大虞的較量,雙方的君主一個不理政事,一個不理政事,國家大事都交給了丞相負責。這場戰斗,實際上是大秦丞相呂不韋與大虞丞相賈文和之間的一場戰斗。
區別在于,賈文和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大虞的一切力量,而呂不韋卻受到了種種掣肘。
賈文和要征兵,大虞皇帝只會說這種事問我干嘛大虞君臣只會說,多征點兒,我們要打仗;
呂不韋要征兵,楚系會問,你想謀反貴族會說,你用心不純還有一個太后在那里不明所以,總之,很難。
言歸正傳。
雖然搞不懂大虞帝國的行為邏輯,但大秦君臣還是一眼看出黔中郡肯定是保不住了。
沒有足夠水軍的掩護,大秦主力部隊就沒法進入被巫山、雪峰山、云貴高原、大江等隔絕在四川盆地以東、大江以南的黔中郡。
黔中郡位置圖,位置大概相當于今天的湘西地區
當年司馬錯拿下黔中郡,可是帶著秦軍主力從關中進入巴蜀,然后從巴江州乘船順流而下,這才拿下了黔中郡。
拿下黔中郡之后,秦國占據了大江上游的地利,從南北西三個方向對郢都江陵形成了戰略包圍,這才有了白起伐楚的鄢郢之戰。
“諸君,單純從軍事角度講,大家覺得虞人究竟想要干什么”
朝堂上,居于上首的大秦仲父呂不韋眉頭緊皺“兩面作戰,虞國哪里來的那么多兵他們的軍糧、器械消耗得起南方的不毛之地可沒有這么多軍糧吧他們的戰船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呂不韋是一個商人,對后勤數字十分敏感。
大虞的爆兵,讓他感到了極不正常。
一時間,朝堂沉默。
楚系和貴族系緘口不言,都在等著看呂不韋的笑話。
丞相可不是那么好當的,在大王年幼的情況下,丞相雖然理論上獨攬大權權勢滔天,但是出了任何問題,責任也都要算在丞相身上。
這次晉陽反叛、郢都被圍、黔中郡情況不明消息斷絕,但凡哪一方出了問題,呂不韋都得背鍋。
呂不韋顯然也知道這些人絕對在等著看自己笑話,這才開口就要求從軍事角度講,從而封住這些人的嘴。
而之前呂不韋給了蒙驁戴罪立功的機會,現在出兵也需要他的首肯,所以軍功派們必須要投桃報李了。
果不其然,大秦此時的軍方第一人蒙驁主動開口了“相國,郢都三面環水、易守難攻,城內也是兵精糧足,虞人絕對不可能輕易攻下。不過,如今虞人有水軍之利,倒是得防著虞軍圍城之后筑堤用水攻。”
“郢都不容丟失。”
呂不韋目光銳利的看著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