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算的不是軍事賬,而是正直賬。
郢是對楚作戰的最大成果,也是秦國奪取的第一座六國都城,還是秦國在大江中游最重要戰略支點,絕對不容有失。
“那就只能派援軍與虞軍在南郡一戰了。不過,巴、蜀兵馬不多,還是只能從關中動員,到時候兩線作戰,萬一關東諸侯”
蒙驁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其實與其說是在擔心關東諸侯,倒不如說是在擔心信陵君。
之前那場大敗,信陵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了韓國的姬無夜也讓他印象深刻。
“韓魏不足為慮。”
呂不韋自信道。
對付韓魏,他已經有了方略。
他決定聯合韓、魏乃至齊國一同出兵瓜分楚國,然后再把幾國聯軍要攻打楚國的情報秘密告訴楚國,讓楚國和這些國家狗咬狗,他則派出大軍進入南郡,在擊退大虞后,主力也加入到伐楚的隊伍中來。
他甚至打算秘密和大虞媾和,約定一同進攻楚國。
呂不韋是一個合格的商人與政客,他不會因為虞國進攻大秦,就認定虞國是不死不休的敵人,他的眼中只有利益。
有足夠的利益,敵人也是可以合作的。
或者說,只要有足夠的利益,敵人也是朋友;妨礙了自己的利益,朋友也是敵人
如果能夠趁此機會滅掉楚國,瓜分楚國大片領土,那就是賺了。
比起江北的膏腴之地,這個時代的江南,呂不韋還真不怎么看得上,黔中郡丟了就丟了吧,大不了多攛掇一下蠻人,讓他們和大虞消耗唄。
現階段,中原之戰才是重中之重,南方的虞國,等滅掉了趙魏韓再做打算也不遲。
當然了,真正的策略他不會在朝堂上說,因為他信不過楚系和傳統貴族。
有些人為了權力,啥事都能夠干得出來。
見呂不韋不多說,蒙驁也不多問,只是指著地圖強調道“在下以為,虞人還有可能是想聲東擊西,趁著我軍主力就郢,他們卻利用水軍優勢迅速機動到這里。”
蒙驁在地圖上一指。
“西陵”
呂不韋豁然開朗。
西陵就是后世的夷陵。
攻占這里,則秦國南郡和巫郡、巴蜀的聯系將被切斷,配合大虞強大的水軍的話,足以將秦國出巴蜀的道路阻斷。
大虞軍甚至還能夠深入到巫郡,威脅巴、蜀。
“還是得編練水軍啊。”
呂不韋悠悠的嘆了一口氣。
“必須讓巴郡加大造船力度。”
呂不韋安排道。
“既然如此,南郡還是得打一場,不知道哪位將軍愿往”
呂不韋主動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