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驁算是此時秦國將領的頂流,但是之前已經讓他去晉陽了,不能臨陣換將再去南郡,更何況,比起南方,北方趙國故地才是重中之重。
“末將愿往”
秦人聞戰則喜,頓時一大群武將站了起來。
而在一眾武將之中,呂不韋把目光投到了一員老將身上。
王龁。
王龁經歷三代秦王,為秦國宿將。長平之戰中,白起為上將軍,王龁是軍中的重要將領,也曾獨立領軍,多有優秀表現,今年初,他還攻陷了上黨諸城。
有這么一員老將在,呂不韋還是比較放心的。
不過,本著料敵從寬的原則,以及下一步瓜分楚國的需要,呂不韋還得給王龁配一員放心的副將。
“可惜司馬靳也死了。”
呂不韋在心中嘆了一口氣。
司馬靳是名將司馬錯的孫子,也是白起真正的副將,和白起一同被賜死在杜郵。如果他沒死的話,有著跟隨白起的經驗,也熟悉巴蜀水文地理,是這次的副將乃至主將的最佳人選。
但現在
秦國不乏能夠統兵十萬的將軍,但是統兵數十萬的帥才現階段還是有點缺的。
呂不韋略一思考,給王龁配了兩個輔佐,一個是大將麃公,一個是蒙驁之子蒙武。
其中,有著長平之戰經驗的麃公直接作為王龁副將,跟隨蒙驁常年征戰經驗同樣豐富的蒙武則入巴、蜀,統帥巴、蜀援軍水陸并進,進入巫郡,支援夷陵。
大體的作戰方略就這樣定下。
一眾武將倒也沒有多少意見。
作為吉祥物的太后趙姬和正處在積極學習階段的始皇帝也沒啥意見,呂不韋就想決定散會。
誰料這個時候,楚系的頭面人物昌文君卻忽然開口了“丞相,不知該如何救援黔中郡”
此言一出,一眾武將色變。
之前一直沒怎么開口的太后趙姬很不滿的看了這個楚人一眼,忍不住道“大軍去了,自然就救援黔中郡,昌文君何須多言。”
趙姬
這下子,本來對于昌平君的發難臉色不變的呂不韋,都感到頭大了。
蠢女人,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
之前呂不韋一直提南郡,救援也是說救援南郡,將領們也只提南郡,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以秦國如今的水軍,是不可能擊敗虞國的水軍的,打不贏虞國水軍,救援黔中郡也就無從談起。
所以呂不韋和軍方將領其實是默認了黔中郡丟失的。
昌文君顯然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這才在最后一刻發難。
對于昌文君會在這個時候發難,呂不韋其實早有預料,也早就有了腹稿。
他為什么安排蒙武去巴,就是防這一手,因為歷史上司馬錯去黔中郡,就是從巴出發坐船奇襲,昌文君如果敢于過分發難逼迫收復黔中郡,實則是在把蒙武放在火上烤,蒙武可是軍中第一人蒙驁的獨子,要是蒙武被逼去打黔中郡,不管勝利與否,軍功派都會把昌文君恨上,和楚系成為死敵。
當時趙姬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卻把呂不韋的圈套廢了一半,甚至還得罪了王龁等人。
因為趙姬的意思上,大軍是要去救援黔中郡的,也就是說王龁等人不但要在南郡和大虞打一場,還要南下過江救援黔中郡,才算是完成了戰略目標。
這不是坑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