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王翦這么做也不是沒有代價的。
因為大量兵力被布置在了大行道上,導致王翦手中可用之兵驟減,秦軍后勤壓力驟增。
此時王翦在巴中宕渠一線的可用之兵不過五萬左右,此外還有三萬輔兵和兩萬被抓捕當做奴隸的巴人仆從軍,這些兵馬想取得較大的戰果無異于癡人說夢。
事實上,王翦已經很長時間不再主動出擊了,而是讓那些戰爭代行者們帶著小股兵馬四下警戒騷擾。
后勤糧草方面,山林峰谷之間的那些營寨,可連屯田的地方都沒有,純粹就是在消耗,短時間內還行,要是長時間的話,不僅守軍會崩潰,艱難的后勤也足以讓任何一個國家放棄這種低產出的行為。
說白了,這只是一個應急之策,是為了應對不知所蹤的王平所部以及虞軍擅長山地戰的部隊,不得已而為之。
但不管怎么說,王翦所部的后路保住了。
且因為王翦連著滅了四五個巴王,奪取了他們糧草,如果不出征,只是固收巴中一線的話,王翦所部的糧草能夠堅持很久。
面對王翦所部的龜縮,戲志才空有滿腹籌劃,最終也無可奈何。
派的兵少了,打不過;派的兵多了,王翦就主動后撤。
從王翦的布置上看,王翦只是在宕渠城及以南的地區留了少量兵力警戒,他本人龜縮在巴中,一副打定主意連宕渠都不守了的樣子。
但偏偏,戲志才也不可能徹底無視了王翦所部,就直接跟昌平君決戰。因為以王翦之能,尤其在王翦手中還握著差不多萬人規模的最精銳的銳士的情況下,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王翦咬一口狠的。
王翦只要不出來,那么虞軍要么就把戰線推進到宕渠一線,拉長補給,布置重兵,將王翦堵住;要么就得在沿線要點布置重兵,這一下子就把有進攻之心的虞軍搞得很被動。
王翦軍不主動進攻,昌平君也有樣學樣,穩坐釣魚臺,也不主動進攻。
昌平君如此做,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之前董璜軍的破壞,在秋收之前,昌平君并沒有足夠的糧草后勤來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只能派白竭、羌廆所部作為前鋒,在沱江、長江交會處的江陽縣今瀘州整備軍馬,編練水軍,守衛入蜀門戶。
同時,昌平君也沒有忘了在江水中設置各類陷阱,并在兩岸安排人值守,以防止之前被燒糧的慘劇再次發生如今,昌平君已經基本能夠確定,燒糧的兇手是從水中而來。
不過,昌平君想要防守,可并沒有那么容易,因為經過了三四年時間的戰斗、修煉,本身就曾經得到過尸王遺澤與變種人改造的鮫鯊們,如今基本上都已經到了神話一階的水準,在水中作戰可以妥妥發揮出神話一階的戰斗力,上岸之后也是最起碼是有著神話一階的力量與防御力的重型戰士。
鮫鯊們一心想要在漫長的江水流域搞偷襲,昌平君根本就沒辦法防御。
也就是這支部隊的人太少,這個世界的地圖太大,否則昌平君早就被搞崩潰了。
巴蜀秦軍不主動發動攻擊,戲志才自然也不著急。
戲志才的主要精力放在接駕以及接下來的布局上。
事實上,對于巴蜀的大虞諸將而言,沒有什么比迎接偉大的皇帝陛下更重要的事了。
戰爭的勝負只是一時的,皇帝陛下的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戲志才帶上了巴城的地頭蛇巴尚等人,專門為董璜尋址建造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