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在此處的江水兩岸雖然都立有大營,但主要目的是防備虞軍正面通過以及等兩軍水軍交戰的時候,協助放火船。他們重點防備的是也南面,對背面后方幾乎沒有多少防備。
岳飛在夜間帶領背嵬軍被秦軍發動了夜襲,沒有防備的后營很快被攻破,而后岳飛一面命令楊再興、高寵繼續攻擊,一面親自帶領牛皋、岳云搶奪水寨,搜集秦軍火船,順流放火。
頓時,無論是江面還是江水西岸的秦軍大營、水寨,都是火光一片。
為了防備虞軍進攻,昌平君其實在兩岸的軍營都安排了一萬秦銳士,但這些銳士主要擊中在最南側的大營。等這些銳士完成集結,后方和江面已經火光沖天,在不了解后方具體情況的情況下,這些秦銳士最終在將領的帶領下,選擇堅守營寨,一切等天亮了再說。
偷襲成功的岳飛所部見秦銳士營寨堅固、士兵臨危不亂,也便沒有繼續進攻,而是很快鳴金收兵。
岳飛的任務其實已經超額外成了。
此戰,他不僅殲敵兩萬多人,最重要的是將秦軍的船只燒毀了大半,秦軍的巴蜀水師一下子被打斷了腰。
昌平君倒也果斷,既然敵人技高一籌,那我就干脆不要青衣水了,我再撤。
翌日,昌平君直接放棄了南安防線,組織大軍撤離。
董璜軍的水師因為昨天一直防著秦軍的火攻,所以離得很遠,根本來不及追,但是岳飛卻并不想這么簡單就放任昌平君所部撤退。
岳飛瞄上了昨晚那支堅守營壘的部隊,也就是秦國的那支銳士。
因為秦軍船只損失慘重,剩余的艦船要壓陣防備虞軍水師突襲,所以根本就沒有能力護送這支部隊過河,因而這支部隊只能夠在江水東岸撤退,而他們撤退的目標
岳飛瞄向了地圖上的另一個位置武陽。
武陽為秦置郡縣,這里還是秦滅蜀的最后一戰發生地,“惠王遣張儀、司馬錯伐蜀,蜀王開明拒戰不利,退走武陽,獲之”。
過了武陽再往北,就是成都平原。
在地形方面,武陽縣內以丘陵低山為主。這樣的地形并不適合大軍團會戰,但是卻很適合伏兵。
按照昌平君的計劃,是有打算等虞軍進軍到這附近的時候伏擊一波的。
不過,岳飛卻也看上了這個地方。
“昨夜偷襲之后,秦軍要么以為我軍撤退,要么以為我們等待大軍主力,絕對想不到我們會搶先一步到武陽進行伏擊”
岳飛對身邊的眾將士說道。
岳飛之所以強調這一點,其實是在做站前動員。
之前岳飛所部已經奔襲了三天,又進行了一場大戰,如今要是再奔襲到武陽設伏,勢必得在山林小道中再次奔襲,而且奔襲的速度還得快過在河岸平地行軍的秦軍。
這是一個挑戰。
“將軍放心,兄弟們絕無問題。”
楊再興拍著胸脯打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