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王翦顯然并不知道,他已經成了許褚等人diss的對象,成了襯托許褚等“四名將”戰功的背景板。
事實上,那場戰斗在他看來,他才是勝利者,甚至就連他的傷都沒有許褚的重,他還能夠強忍著正常布置防御,并多次公開露面穩定軍心。
直到軍心基本穩定,算算時間差不多了之后,王翦才帶著五千銳士乘小舟沿涪水而下,匯合從牛鞞翻山越嶺到郪縣,之后又費勁千辛萬苦到達了涪水的朱友文、白竭、羌廆所部。
因為之前的戰損和連續高強度行軍以及應付趙云所部的追擊等,此時的朱友文所部只剩下兩千七八的銳士,白竭、羌廆所部也只剩下一萬五千余人的精銳軍團。
王翦沒有嫌人少,而是從白竭、羌廆所部中遴選了五千人,和本部人馬湊齊一萬人,馳援廣漢,剩下的人則讓白竭、羌廆率領,逆流而上,火速返回涪城。
這里的廣漢城并不是成都附近的那個歷史上龐統戰死的雒城,而是廣漢縣,位置在涪水中游,涪城和墊江的中線上,后世屬于射洪市。
此時,張任的偏師正在兵圍廣漢。
作為一員征戰近三十年的大將,張任當然做好了秦軍可能會沿涪陵支援的準備,但王翦所部的強悍還是超乎張任預料。
負責防御涪城防線的楊懷、高沛所部被王翦所部在夜間擊破,張任雖然及時反應,避免了大營被沖破的命運,但是廣漢城西北方向卻被打開了突破口。
因為距離的緣故,此時的張任還不知道董璜大勝的消息,所以搞不清狀況的張任只能夠穩妥起見,全軍后退扎營。
結果秦軍卻只是虛晃一槍,在收集了廣漢守軍之后,連夜撤退。
為了防止虞軍發現,秦軍甚至都沒有燒毀城市。
當天亮城內百姓出來投降之后,張任才意識到秦軍是真的撤了。
“秦軍難不成有什么陰謀詭計”
蠻人楊鋒很是不解。
“會不會是陛下那一路大勝,逼得秦軍不得不撤退,龜縮防御”
大將楊懷靈光一閃。
“什么”
楊鋒滿臉喜色“那我們快追擊啊”
楊鋒躍躍欲試“末將愿為先鋒”
其他將領也是躍躍欲試,紛紛表態。
誰不想要立功啊。
主將張任看了一眼楊鋒等諸將,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頭腦清醒的他緩緩說道“秦軍進退有據、攻擊果決、目的明確,顯然敵軍將領絕非庸才,敵軍士兵也很精銳,貿然追擊,恐落入敵軍陷阱”
在張任看來,雖然目前情況是偉大的皇帝陛下大勝的可能性占了九成,但也不排除秦軍故意利用情報不對稱,而誘敵深入想要打伏擊的可能。
張任還是決定穩妥第一,穩扎穩打。
沿涪水而上攻打涪縣其實并不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因為這條路并不是那么好走,也容易被伏擊。
但歷史上的劉備入蜀,卻是從墊江走涪水到涪縣,在涪縣與劉璋把酒言歡后,才去了葭萌關。
歷史上這條路都可以走,這個時代自然也可以走,只是,只能夠作為偏師,并不適合大軍作為主攻方向行動。
既然作為偏師,自然要有偏師的覺悟。
“水陸并進,穩扎穩打即可。”
張任決定親自帥軍作為前鋒,和潘璋的水軍水陸并進,同時廣布斥候。
心里,張任其實還有一個疑惑沒有說虞軍的各類監視手段其實一直都在用著,但是卻沒有及時發現秦軍突襲的軍隊,也沒有及時發現秦軍是何時逃跑的,這說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