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以他和王翦之才,還是能夠守得住涪城的。
只是想要回秦國可并不容易,現在的情況是他有可能被當棄子;可若是他先逃跑的話,又會被當成戰敗的替罪羊。
說得難聽點,他就是棄子
這讓白竭的心中對王翦的憤怒達到了巔峰你憑什么要讓老子做棄子反正都要選一個人做棄子,憑什么不讓羌廆那個蠻子來憑什么不是打了敗仗的昌平君來憑什么不是你來
白竭心態要炸。
被昌平君賣了一次的白竭倒也不是完全怕了趙云和從未交過手的張任,但他怕他在這里拼死拼活,結果王翦等人卻利用他爭取的時間先逃了
所以他需要說得過去的戰功以及一個合適的理由。
但凡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在被包圍的情況下,完成保存主力、棄城、誘敵深入、埋伏反擊究竟有多難,對將領和士兵的要求究竟有多高
行軍打仗可不是玩沙盤,可以隨便移動棋子,說走就能走的
王翦的理由是他能力出眾、擅長防守、戰術靈活;王翦給他的兵則只有兩千銳士、八千精銳、五千奴隸兵。
同時,也對力挽狂瀾并給他送情報的王翦高看了一眼。
可是之后呢
無能的昌平君竟然把他和羌廆派到了江陽這個抵抗虞軍的最前線,還大言不慚的說讓他往沱江防線邊打邊撤,吸引虞軍注意力,誘敵深入,埋伏反擊。
憑什么能力強就要干這種危險的任務啊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第一批入蜀的援軍,白竭其實早就心懷不滿了,只不過當時覺得這是一個立功、正名的機會,所以他忍了。
現在怕不是趙云所部已經跟張任所部匯合追過來了你讓我獨自面對他們兩股大軍那得十幾萬人馬了吧
羌廆就是被打到服的歸化羌族的后裔,甚至都沒有姓,只能以羌為姓。
這也就意味著,王翦并不會死守涪城。既然王翦都不會死守涪城了,他這個遠離涪城深處窮山惡水的孤軍,王翦自然更不會在乎。
王翦的口風很緊,并沒有告訴白竭羌廆的任務是什么,但是白竭卻從被王翦抽掉過去的心腹的密報中,得知了羌廆所部去了江油戍的消息。
他發現王翦真的是一個大將之才啊,絕對不僅僅是小秦王的私人那么簡單。
這不是不可能,反而極有可能
白竭感到很憋屈。
他甚至連帶著楚系一并恨上了。
然而,路才走了一半呢,他就接到了王翦的急令,讓他帶兵在涪水與梓潼水交界處立營,阻擋虞軍。
原因很簡單白竭的能力的確比羌廆更強,不論防守還是撤退都打得有聲有色,他留下來防守自然也是人盡其才;至于羌廆,王翦用的就是他羌人的身份,王翦所選擇的撤退路線,沿途是有很多羌氐異族的,讓一個熟悉羌人異族的人探路,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這個消息對白竭而言不下于晴天霹靂。
而且昌平君不僅僅是敗了,竟然在戰敗之后還一路潰逃,連去守成都、守雒城、守綿竹的勇氣都沒有,如果不是王翦領兵出現,昌平君都要一路逃出巴蜀,把巴蜀拱手讓人了
更可氣的是,這些情報還是王翦派人送來的,昌平君竟然都沒有給他送情報如果不是王翦送來的這些情報,他被虞軍包了餃子都不知道。
這他娘的不是扯嗎
只是,理論上最好的選擇,卻不一定是對所有人都好的選擇。
只有等王翦先戰敗或者找一個合適的理由去昌平君那里了,該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