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黃道吉日,適合出兵,征伐。
本次受命出征的各支部隊,提前就已經來了,早已在附近扎好營盤。等著誓師出兵的一天。
楊凡的親兵營,臨時修筑一個點將臺。用來主持出兵儀式。
楊凡也帶著涂山月、林月如兩位夫人,以及文武官弁提前一天進入軍營。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五更起床,造飯,穿戴整齊。天亮后,軍營擊鼓聚將。各支軍隊紛紛開入點將臺前,按照安排站好。
楊凡一身戎裝,一身定制的盔甲,十分帥氣。身上還披著大紅色的披風。涂山月和林月如同樣也是私人定制的鎧甲,大紅色的披風。
她倆身高和楊凡差不多,穿上了瑤光那里弄來的小皮靴,看著似乎比楊凡還要高些。因為皮靴有小高跟,另外她倆都是天鵝般的脖頸,人的脖子長,就看著顯得高。
鄔先生受聘為本次出兵儀式的祭祀主祭,緊跟其后。其他各個營頭,團長,處長都跟著上臺,他們站在楊凡和二位夫人身后。按照大小官階站好,莊嚴肅穆。
楊凡看看人都到期了,大聲吼道“奏樂請牙旗”
奏樂自然揍得是軍樂。
楊凡的軍樂隊裝備的是后世軍樂隊同樣的樂器。聽到大帥大軍出征后,稱呼主將為大帥。的命令后,立即開始奏樂。
楊凡以下全體官兵,一起唱屠洪剛的精忠報國。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我愿守土復開疆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雄壯的音樂,伴隨著將士們豪邁的歌聲直沖云霄。
所有人都用右手撫胸,對軍旗行注目禮。
老爺說這叫做大明在我心中。
在歌聲中,牙旗也緩緩升到旗桿的頂部。牙旗就是旗竿上飾有象牙的大旗。多為主將主帥所建,亦用作儀仗。
軍歌唱完后,三軍靜默。
出征的第一個儀式,叫做軍誓。也就是戰前動員。
宣讀鄔先生的大作,名稱為楊將軍奉旨巡邊討伐蒙古諸部檄文。
“夫春秋大九世之仇,小雅重宗邦之義。況我神明華胃乎。
惟我皇漢遺裔,弈葉久昌。祖德宗功,光被四海。
降及有明,遭家不造,最爾北元,兇德相仍,侵我疆土,虜我人民,而來二百六十余年矣。是非特逆胡之罪,亦是大明之奇羞也。
幕府奉茲大義,顧詹山河,秣馬厲兵,日思驅逐。以大兵未集,遷延至今。
逆胡殘暴,天降其罰,三年大旱,牧草枯黃,河流見底,百獸遠竄。此真逆胡授命之秋,大明雪恥之日也。
大帥上承天子之令,總攝機宜。下合萬民之心,恭行天罰。兵鋒所指,群丑伏誅。
牧野洋洋,檀車惶惶。大選將士,親帥三軍。犁庭掃穴,永錫爾類。復我故土,靖我邊墻。
詩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此誠建功立業之秋也。
諸將士卒當用命。有功之人,各有升賞。違令之徒,必受軍法制裁。
鄔先生宣讀完了軍誓,檄文。
三聲炮響,牛角號吹起。燃放鞭炮十萬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