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鋼鐵大亨794、下水儀式二
一個時辰后,船塢那邊,楊凡親自剪彩。
睡了一個時辰的陳曦,打扮的美美噠,還是跑來參加了下水儀式。
楊凡把用纜繩系著得酒壇子交給陳曦,然后陳曦用力把酒壇子推向船體,在船首上的金屬撞角上撞得粉碎。
頓時,歡聲雷動。鑼鼓齊鳴,鞭炮點燃,噼里啪啦的響成一片。
西方都是摔酒瓶,要是瓶子碎了,就算是碎碎平安。
航海人的家屬都把“漂流瓶”作為災難的象征。于是古代宗教人士的主持下,為了祈禱船舶能夠安全回歸,就有了將酒瓶砸碎的儀式。
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就把砸碎香檳酒瓶,作為了新船下水或首航的航海習俗儀式了。
為了祈求船舶平安,便有了“擲瓶禮”,祝愿海上不再有那樣的漂流瓶。并使酒的醇香布滿船頭,驅邪消災。
所以香檳在船頭摔得越碎越好,如此就預示這艘新船將永遠平安。
這可不僅僅是寄托著美好得愿望這么簡單,這種事兒,有的時候,真的很邪門。
例如蘇聯k19核潛艇下水儀式舉行,砸香檳酒沒碎。結果一生事故無數。
反應堆爆炸,核泄漏,與美國核潛艇相撞,兩次火災。以至于在美國電影中則被謔稱為寡婦制造者。
“擲瓶禮”結束后,接著請出神靈靈位。
楊凡帶領眾人,燒香上供,舉行祭祀儀式。祭告天地和水神、船神諸神靈,祈求保佑順風順水。
按照傳統,是禁止下水時,婦女在場和上船的。
造船時各地均有禁忌,如在造船現場忌諱講不吉利的話。忌諱婦女上船。因為傳統習俗往往把女人上船與穢氣降臨相提并論。
新船下水時,各地民間都忌服喪者及孕婦參加或上船參觀,以免染穢犯煞,等等。
但楊凡體系不講這個,所有人都知道,老爺講究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不得歧視婦女。造船廠的帆索車間就多數都是女工,她們負責縫制船帆,編制繩索等工作。
所以陳曦來砸酒壇,也就沒有人說什么了。今天全體工人都在現場觀看下水典禮,下水后,按照船廠的傳統。還要大擺流水席,全體員工大吃一頓,以示慶祝。
“開閘,放水。”茗煙大聲喊道。
幾個工人用鐵錘,砸開鉛封的船塢進水口,打開閘門,頓時冰冷的海水洶涌而入。
現在是冬季,是搶在渤海灣結冰前下水這兩條巡洋艦。下水后,它們會開往濟州島駐泊,同時在溫暖的東海開展試航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