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歸化城打下來了,我們還沒好好游覽一番。不如我們一邊游覽,一邊談如何。”楊凡興致似乎很高,也或者沒把這四萬人當回事。
張世澤撇嘴道“長寬才半里的小城,有什么可熘達的,還沒有我家大呢。”
嘴上雖然說著,但是,還是跟著楊凡向歸化城走去。
楊凡也不禁啞然失笑。說真的,英國公府長寬都不止250米。這個歸化城沒來前以為多了不起,結果一看,真是沒啥意思。
不過,這里是草原,修筑城池既沒有人力,也極度缺乏建筑材料。不論是木頭,還是磚石都需要從很遠的地方用駱駝馱載而來。
這個小城,俺答汗和三娘子足足修了八年才算徹底竣工。
楊凡用馬鞭指著周圍說道“這里是漢唐故土云中郡。從戰國時期的趙武王修筑云中城開始。已經有了快兩千的年的筑城史了。”
張世澤也說道“來之前我爹也和我說過。這一地區歷代所建造的大大小小的古城有87座,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戰國時期的云中古城,漢代的定襄故城,唐代的東受降城,遼金時期的古豐州城以及大明以來的歸化城等等。”
“四面較小的殘破的遺址,還有原陽古城、武泉古城、陶林古城、白道古城、安陶古城、北輿古城、哈拉沁溝口古城、大古城古城、古城村古城、楨陵古城、陽壽古城、土城子古城、什爾登古城、武成古城、武進古城、云陽古城、桐過古城等等。”
楊凡點頭道“歷代都在這里筑城,可見此地十分重要。這里是溝通青藏、西域、漠北和中原、遼東的交通要沖之地。”
張世澤說道“我們丟失這里已經快千年了。現在終于回到了我們的手中。”
楊凡表示贊同,在他看來,中華故土,每一塊都是需要收回來的。
“你知道云中這塊土地,什么時代最繁榮,人口最多嗎。”楊凡問道。
“是唐朝嗎。大唐盛世,又滅了東突厥,建朔方郡等州郡。”
楊凡搖了搖頭,說道“是西漢時期,是歸化地區歷史上建造城市最多的一個時期,同時也是歷史上居住人口最多的時期。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當時外套這一帶的人口達到了近40萬人。為了加強管理,漢代在本地區建造了大大小小的縣城20多座。”
張世澤非常震驚,他接著問道“我發現,秦長城和漢長城比大明的長城要向北三四百里地。而如今是蒙古地區的很多地方都曾經是郡縣。為什么我們后退了這么多。”
楊凡說道“我也研究過這個問題,發現秦漢時期我們控制的地盤遠遠比現在還要往北。基本上蒙古戈壁以南都是我們的農耕之地。都是郡縣。”
張世澤也說道“這個問題我早就發現了。我問過我爹和我爺爺。他們說是那里土地貧瘠。產出不足以供養當地的軍民,需要從內地輸送糧食。漢唐強盛還可以維持。后來的朝代國力不行了。最后也只能放棄,慢慢的就荒廢成了蒙古人的牧馬之地了。”
楊凡說道“我所知道的情況,還有另外的一種解釋。那就是氣候。”
“氣候這是什么。”張世澤奇怪的問道。
這個時代并沒有氣候這個詞出現。所以,他不懂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