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船不久,蒸汽船就拉響了汽笛。嗚嗚嗚隨著煙筒噴出滾滾濃煙,還有大量的白色水蒸氣從活塞逃逸而出。
一時間,霧氣蒸騰。這條實驗性質的首艘淺水重炮艦,勐地震動了一下。
有點類似于老實蒸汽機火車啟動時的那種前后晃動。然后,隨著傳動裝置的啟動,整條船都微微的震顫起來,從腳下的甲板能清晰的感覺到,整條船在震動。
張鳳儀興奮的小臉兒通紅,拍手道“開船嘍,開船嘍。”這是她第一次乘坐蒸汽船。
去年在杭州,雖然也登上了飛剪船。但是那是停泊在岸上的。當時并沒有出海。
因那次是蒸汽機首次試航,出了很多的問題,當時在停泊檢修。這一次,還是第一次坐蒸汽動力的船舶呢。
這條船和之前的飛剪船不一樣。那條船是帆船改裝的。而這一條船根本沒有船帆,是純粹的火輪船。
當時因為壺口瀑布的關系,黃河下游的船舶根本不可能開到瀑布以上水面。
所以這條船的船殼是水泥做的。這其實不是一條木船。是一條鋼筋混凝土澆筑的水泥船。
當時,用火輪拖船,把大量的鋼筋和水泥、以及蒸汽機、傳動設備、螺旋槳,以及各種構件兒送到瀑布下。
然后轉大篷車運輸到上游,在上游建了一個造船車間。先用鋼筋搭建出骨架,然后用夾板和水泥澆筑。
這是船舶研究院反復權衡的結果。只有這樣子才最省錢。同時,建造速度和難度也相對好些。
世界上第一艘水泥船是1848年由法國人蘭波特制造。水泥船流行于鋼鐵船大規模投入使用之前。
水泥船具有抗腐蝕性和耐久性。優點是水泥船造價低廉,材料容易獲得,建造設備和施工工藝簡單,維修保養費用低,且能節約木材和鋼材。
缺點是自重大,抗沖擊性能差,只能在一定范圍內使用。撞船時容易損壞。
但這是相對和鋼鐵船對撞來說的,和木板船對撞,肯定是水泥船結實。
楊凡的手下最大的開掛就是,能從老爺這里,獲得后世的材料和技術資料。
他們從資料得知,水泥船主要包括鋼絲網水泥船和鋼筋混凝土船。不論是鋼筋還是水泥,他們都能找到。
制造水泥船就不是什么難事了。更何況水泥早已在楊凡的體系里大規模使用了。
鋼絲網水泥船是用鋼筋與鋼絲網扎成骨架,內、外涂抹水泥而成的船舶。
具有抗腐蝕性和耐久性等特點,可用作農船、漁船和運輸船舶等。黃浩主持水運處期間,大力支持用水泥船取代老式木質漕船。
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節約了維修經費,短期內了很大的船舶數量,滿足了運輸環節幾次對戰爭的支持。
鋼絲網水泥船造價低廉,材料容易獲得,建造設備和施工工藝簡單,維修保養費用低,且能節約木材和鋼材。
鋼筋混凝土船,即用鋼筋混凝土作為船體結構材料的船。鋼絲網水泥船與鋼筋混凝土船相比,船殼薄,自重輕,容易成型,且因配筋分散,具有較大的抗裂性和延伸性。
艦船研究院的內河船舶研究室,經過仔細研究這兩種船舶的優勢和劣勢,最終決定使用鋼絲網船作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