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把總,這幾個俘虜可否讓我審問一番。本將此次來帝都勤王,迫切的需要了解目前敵軍的分布。本將自有重謝。”
秦良玉那一長串嚇人的官銜,老頭怎么敢拒絕。
大明上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討使、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東將軍、四川總兵官、一品誥命夫人。
就這些旗幡都已經把這些于家務村的漁民們看的呆了。他們雖然不怎么認字,但能打著這么多的旗幡,他們再愚鈍也知道,這是來了大人物。
于是,老陳頭帶領于家務的村民,一起躬身施禮道“全屏秦將軍吩咐。”
很快十幾個俘虜被押上了船,秦良玉坐在底倉的太師椅上,開始審問這些人。
這些人里最大的也就是五十夫長,一看就明白了這女將是大明的大人物。沒用怎么整治,這些人就交待了他們知道的一切。這些人也明白,不說是沒有好果子吃的。既然被抓住了,嘴硬沒用。
秦良玉越聽越心驚。沒想到袁督師沒能在薊門堵住清軍,當天就被清軍潛越了。盡管她十分不明白,薊門天險是怎么過去的。但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用處了。當務之急是把定遠候從海外籌集的三十萬擔糧草運進京城去。
現在各地援軍十幾萬人都猬集在京畿一帶。這么多人人吃馬嚼的可得不少錢糧呢。沒有軍糧軍隊就會潰散了。
把俘虜押了下去,秦良玉打開從楊凡那里弄來的華北地圖。用鉛筆在圖上標注著清軍的位置。
“娘啊,您看,楊村這里剛好堵住了我們船隊去通州的路。恐怕要在這里打一仗才行啊。”張鳳儀用小手指著楊村的位置說道。
這里有科爾沁部一萬三千多騎兵駐扎,目的就堵住運河。畢竟山東臨清那里有河運總督的漕兵七八萬人呢。這些人要是北上勤王,可是不小的力量。
秦良玉點了點頭,對范壽璠說道“范營官,你手里有多少兵可用。我這次因為時間緊促,第一批只帶來了七千步兵。”
范壽璠是老家丁,他是當初興禾鐵廠的那些老人出身。現在帶著一個營的步兵,負責專門押送運河里蒸汽船的運輸安全。
“秦將軍,我們只有五百人的一個步槍團。我們屬于陸軍船艇部隊,沒有戰馬。是跟船的。所以,沒有裝備火炮,對付騎兵恐怕對您的幫助有限。而且我的人也不能離開船太久,畢竟這些水手不是兵。”
秦良玉道“你們裝備的是燧發槍嗎”
燧發槍射速快,對付騎兵效果更好。
秦良玉在楊凡那里看到過燧發槍。這種槍大明叫自生火槍,步槍和手槍秦良玉都見過。之前,因為沒錢,沒舍得買。這次進京打算從楊凡那里購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