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的渾河慘敗,就吃虧在沒有好的火器。
“燧發槍已經淘汰了。我們裝備的是帶五發彈倉的老套筒式步槍。現在除了西北的那些人,因為太遠沒有換裝,我們都換裝了。射速能達到一分鐘八發。聽說,下一代的彈倉步槍叫什么李恩菲爾德高射速步槍,已經試驗成功了。一分鐘能打十五槍。如果那個槍對付騎兵就沒有什么問題了。我們這種,優勢有限。”
用燧發槍,甚至火繩槍都可以用三段式射擊對付騎兵。東瀛戰國時代,武田信玄擁有整個東瀛最大的一支騎兵部隊,六千騎兵。最后被三段射擊的鐵炮打崩。傷亡過半。
但這種有個前提,就是步槍手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量。敵我對比最好相差不大,甚至步兵比騎兵多才行。要不然,這個年代步槍的準頭,一次發射兩千發,運氣好打死三四百人,運氣不好打死一百多人。要是人少就更不行了。
戰場上,風大把藥池的發射藥吹散了。下雨把槍弄濕了。士兵緊張忘記裝鉛彈了。甚至裝了多發鉛彈了。火藥運輸中因為顛簸分層了。反正林林總總各種原因,啞火的,打飛的太多了。
不過老套筒也有三百多米的直射距離,遠比這個時代的燧發槍遠的多。能多打三倍的火力投射。畢竟射擊距離長,騎兵暴露在火槍射程的時間多三倍。火繩槍和燧發槍,也就一百米左右的直射距離。差的甚至只有八十米。
秦良玉知道這是范壽璠謙虛。楊凡的人從來不把話說滿。都是留有余地。既然這種新式步槍比燧發槍先進,對付騎兵應該非常好用。
現在,楊凡的機槍只有手搖加特林,這東西十分笨重,只能裝備在營以上的部隊中使用,需要兩匹馬拖曳行軍。機槍車架加上彈藥車組合,大小和十二磅炮也差不多了。
所以,現在野戰部隊的機槍和火炮是混編的。
如果機槍不能裝備到基層,在面對大規模的騎兵時,還得從步槍射速上想辦法。如果步槍打的遠,射速高,還是可以彌補缺乏機槍的問題的。
這樣,團級以下的部隊,都可以獲得對戰騎兵的能力。
老套筒的下一代,楊凡沒有繼續選擇k98步槍路線。而是選擇了約翰牛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楊凡就是看中了這種步槍的大彈倉和超級射速。時至今日,李恩菲爾德步槍仍然是射速最快的拴動步槍。
熟練的李恩菲爾德射手一分鐘可以打出15發子彈。在國外視頻網站中甚至有視頻主把李恩菲爾德步槍擼出了65秒鐘打10發的速度。
李恩菲爾德槍機部分極高的射速,讓10發彈容量都顯得捉襟見肘,他們特意生產了20發可拆卸彈匣。這種彎曲彈匣保證了短時間內靠手速硬擼出十五發的高射速。如果中途需要換彈夾,可是會浪費時間的。
“好,范營官,咱們今晚就能抵達楊村,你們火槍射程遠,在運河邊上列陣,保護我們的側翼。我們用長槍陣和皮革大炮,和科爾沁人斗一斗。”
范壽璠手里的老套筒雖然不比李恩菲爾德步槍。但是,他們的士兵都是充分訓練的。手速非常快,打出八法一點問題沒有,三百米多米的直射距離,足夠打出十幾輪了。三段式射擊會在增加三倍。騎兵根本沖不上來。足夠保護住秦良玉的退路。
未慮勝先慮敗,這是成熟的將領必備的素質。
如果打不贏,就退回船上。畢竟船在在水里,蒙古人也沒有辦法不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