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這段時間焦頭爛額,今年的旱災比去年更嚴重。
這段時間,他在協調南北漕運,江南的米糧必須能順暢的運到帝都才行。河工、漕運是決定華北安定的基石。
這段時間,他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收拾東林黨。
開始著手處置在已巳之亂中,犯了罪的各級官員。
這次建奴大入侵,造成了如此重大的損失,朝廷的臉面無存。總要有人出來負責吧。
這段時間好多人紛紛下獄。詔獄里和刑部大獄、順天府大獄都人滿為患了。
他最焦心的是,他做為一個少年天子,本就讓天下人心存疑慮,都說國有長君社稷之福。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本來天下人就擔心他過于年輕,能力什么的不夠強。
現在出了這個事兒,他在整個乙巳之變里,舉止失措,幾乎毫無作為。最后還是定遠侯回來了,才把這事兒解決的。這對他的威望打擊太大。
今日一早,他心情沉重的翻開了奏章。結果第一個就看到了定遠侯楊凡的奏章。
他頓時有些驚訝。這家伙潛水好久了,崇禎都有些忘了他的存在。
最新的消息是錦衣衛匯報的定遠侯動向。他好像是在青海和卻圖汗起了沖突,他奉旨送大師入臧遇到了阻礙。一直在西寧城呢。
這廝極懶,基本上朕不找他,他才不會來找朕呢。
今日到轉了性了,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其實,這份奏章是王承恩特意放在最上面的。
這段時間都是壞消息,陛下的臉色和一汪水似的,心情壞的很。在他印象里,楊凡的奏章總是給陛下帶來很多樂趣,每次都看的哈哈大笑。
尤其喜歡指摘楊凡的丑字,錯字。用錯了的成語和典故。以及他蹩腳的比喻和引用。這讓陛有了嘲笑楊凡文化水平,進行降維打擊的樂趣。
他讀著錯字連篇,缺筆少劃的奏章,越看臉上的笑意越多。最后哈哈哈大笑道:“這廝雖然是個不學無術的,但是,這一次卻說進朕的心里去了。”
王晨恩趕緊接過話茬問道:“不知定遠侯給陛下提了什么建議。”
“嗯,他說盛世修書!他愿意出資,修一部《崇禎大典》的類書。他說大明已經二百七十年了,三百年間積累的文華成就應該分門別類,保存整理,修一部大書出來,以彰顯崇禎盛世的輝煌。哈哈哈。”
王承恩秒懂,心里大贊定遠侯會邀寵圣心。
這絕對是皇帝最想辦的事兒。這次乙巳之變,搞的皇帝和朝廷顏面掃地,目前最急需的就是粉飾太平,啊不對,是盛世修書。提高皇帝的威望。
“嗯,他還問朕永樂大典的的情況。王伴伴,你去查一下,看看永樂大典放在什么地方,現在怎么樣了。他說要雇傭一些讀書人,重新抄錄十份。其中三份交給朝廷。在翰林院、南北國子監各放一份,對百姓官民開放借閱。”
“他還建議,全國獻書,在京城南城成立修書館,招募書法好的人員和大儒編修《崇禎大典》。這個建議很好,不過朕怎么能和成祖爺爺相比呢,就不要叫什么《崇禎大典》了。就叫《大明圖書文獻集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