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穩定射擊彈道,對噴口進行了改進。從一個大噴口改成四個有一定傾斜度的小噴嘴。這樣火藥氣體向后噴出時就會自旋穩定。
線膛槍炮是靠膛線來實現彈丸自旋穩定的。火箭彈雖然是滑膛發射管發射的,但可以靠噴嘴傾斜產生彈體自旋。這樣長桿兒就沒用了。
取消長桿,極大地縮小了彈體。再加上分體式設計,運輸的問題就徹底解決了。運量提高了一倍以上。
現在,工兵們打開一個個的木箱子,取出組件兒,開始組裝一枚枚完整的火箭彈。
工兵是楊凡體系里待遇最好的兵種。這可是技術工種,一般人可干不來的。
他們除了搭橋修路,開山炸石外,還有很多的特殊的戰斗任務。
飛雷炮這種火藥拋射重炮武器也是他們負責使用的。爆破城墻、城門也是他們的活計。甚至扎營伐樹、采石等也是他們負責。搭建帳篷和營區各項設施等。活計又雜又累。
現在發射火箭,也交給工兵來做。而不是騎兵團團屬駱駝炮兵來干。
工兵是楊府軍令處直轄兵種。戰時配屬給一線戰斗部隊,接受團級和營級主官管理。但是他們是臨時編進來的,戰斗后,歸建回工兵團。
騎兵團的各個營也都在做攻城的準備。
現在,已經是這支部隊組建的第四個年頭了。技術兵器有了大發展。
他們攻城早就不會扛著沉重的云梯了。他們會分成幾部分,組成進攻波次。分成進攻組、火力掩護組、支援組等。
進攻組在前面,用帶輪子的鋁合金大盾推著往上沖,同時抵擋城上的火力。
后面的人手持類似海軍用射魚槍的武器,射出帶繩索的類似魚叉的鋼鉤子。這種火槍的射出部分是鉤子和繩索。用火藥氣體噴出,掛在城垛上,把軟繩梯同時掛上城墻。
攻城的士兵先利用繩梯攀爬上墻。在接近垛口的位置拋出手榴彈,先把城墻上清理一波。然后趁著煙霧跳進城垛。
還有就是使用撐桿,一個伙的士兵八個人推,三個人在前面呈品字形,腳踏城墻外立面奔跑,他們一只胳膊把住撐桿的頂部十字形鋼管,一手拿著雙管手銃,通過助跑和撐桿,直接跑上城垛,然后跳進去。
部隊準備進攻的時候,城墻上也都是守軍在喧嘩和調動。城里已經知道攻城的部隊來到城下。這么大規模的進攻是不可能完全掩護的。必然會被發現。
其實無所謂,夜里能見度很低,火炮基本上是盲射,很難打中。這就夠了。
城墻上,毛子大呼小叫的。試圖用燈籠照明,防止敵人爬墻。偶爾還用鷹炮打兩炮,既給自己壯膽,也用來恐嚇敵人。
但他們稍遠一點,就都看不見了,自然是打不到人的。
“現在對表,零點時分,兩城正式發起攻城戰斗。”王浩掏出懷表和兩個團的監軍們對好了時間。
他宣布會議結束,所有監軍立刻趕回軍營,到時監督和布置進攻。
看著監軍軍官們騎馬走了。王鵬在大帳外面擺了幾把椅子,搞了個冷餐會,和師部的主要軍官們,吃點夜宵,同時坐著看對下面不遠處的托木斯克城。
大家都在等待零點的進攻。
王鵬是騎兵小隊最初的三十個種子軍官之一,是騎兵軍里資歷和能力最突出的一批人之一。全軍都知道西征這一仗打完,安三溪可能要調回老爺身邊工作,出任軍令處副處長了。
安三溪先去書院講武堂進修,然后去軍令處。他走后,王鵬是接手騎兵軍的軍長的熱門人選之一。
零點,當懷表的指針走過頂部的刻度標志時,通通通!三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