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倒吸一口涼氣,有這種技術,還需要植物干什么。這不是把農田種植模式,變成了車間制了嗎。
楊凡越想越震驚。如果農業徹底變成工業了。那豈不是不需要耕地了嗎。也不需要大量灌溉淡水了。不需要農藥、化肥、沒有病蟲害。不收自然災害影響。生產周期從植物緩慢的生長時間,變成以天計算,以小時計算的化學變化過程了嗎。
瑤光介紹了這種技術,植物三四個月種植期才能產生的淀粉,工廠只用幾個小時。
植物光合作用,對陽光等能源的使用轉化效率只有百分之二。而這個技術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
植物自然合成淀粉,步驟有六十多個。這個工廠技術,只需要十一步。占地一立方米的設備,相當于五畝地的產量。
這簡直太可怕了!
“你來的那個世界,目前已經摸到這些技術的門檻了,只是沒有達到實用的標準,主要是成本還是有些高,相比植物種植方式沒優勢。不過我可以給你低成本的化學方法,和各種高效的酶,你可以用陽光、電能加上轉化酶。在你來的世界工業化的制造主糧、糖、甲醇燃料。”
更重要的是,楊凡在現代是銀行家。藍星銀行已經在籌備,在非洲之角發行藍幣。現在全球控制碳排放,搞碳配額,搞碳貨幣。這個技術直接從大氣中消耗二氧化碳,這本身就是錢。
這種技術豈不是比黃金儲備更靠譜,更能支撐他的藍幣含金量。
楊凡盡量讓自己平靜下來。如果自己在非洲之角的工廠,能用工廠流水線的方式生產糧食,他就徹底不用擔心,因為大規模購買糧食暴露了。
畢竟明末有兩萬萬人,缺糧的至少有五千萬。
這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
即使推行良種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有效果。他是不可能在現代每年購買五千萬人的糧食的。這是如論如何也隱瞞不住的。
如果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可以工廠化的生產淀粉,那就太好了,簡直天衣無縫。自己就可以秘密的維持大明時空的糧食,而不被任何人發現。
“我該怎么做”楊凡立刻問道。
“你現在現代成立一家投資基金,專門投資這種技術研究團隊。重點研究二氧化碳化學方法制造甲醇,甲醇生物酶催化法制造白糖。二氧化碳和水生物酶催化法制造淀粉。”
“先把團隊和公司建立起來。等你控制的領地進入歐洲后,我會把遠遠領先于現代的技術給你。你就可以在非洲之角,用自己的工廠,大規模的制造主糧和白糖了。”
楊凡忽的一下子站了起來,跳出浴缸,抓起一件衣服穿上,就奔自己的書房走去。
“哎,老爺您還沒擦干呢。”小玉在后面叫著。
孫杏正在開會。今天是周一,興禾集團改組為藍星集團后,第一次總裁辦公會議。她聽見包包里面手機在震動,拿出來一看,是好久沒有聯系她的楊總。
“杏子,在忙嗎。”
“老板,在開周一的總裁辦公會。您有什么指示。”
“嗯,你成立一家新的一級子公司,就叫農業工業化投資基金。立即組織團隊,先把國內和國際上,二氧化碳工業化制取淀粉的研究進展情況搞清楚。給我一份詳盡的報告。然后選擇最有投資價值的團隊和項目,我們來投資。”
“工業化農業,作為集團下一步發展的重點,你親自來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