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昨天被提醒過,這次出來也沒帶上單反,只在胸前別了一個很隱蔽的運動相機。
這是他之前買來做掩飾的,就算被偷了也沒什么。
陳星和約翰坐了地鐵來到這里,上去以后陳星看到的就是滿街的地攤。
全是賣畫的。
約翰帶著陳星一邊走一邊說
“以前有一個地方叫做洗衣船不少的畫家都在里面生活過,畢加索就不說了,畢竟年代有些久遠,但梵高,雷諾阿,德加等人都曾住在這里。如果將這些畫家在這里的故事寫成書,那不知道多厚一本。”
“我猜這就是你要帶我去的地方。”
“聰明對,但只對了一半,以前的洗衣船已經被火災付之一炬,現在的房子只是在原址上重新建立起來的而已,和原來的那個樓房沒有半點關系就是前面那棟樓了。”
陳星向他指的地方看,它被坐滿游客的咖啡廳包圍,面積不大,種滿了不知名的樹,畫家們在樹枝下支起木架掛上自己的作品出售。
陳星看了幾眼,畫的質量比起畫廊里面的來說比較差。
約翰說道“這些畫都是給游客準備的,如果你要買畫有更好的去處,便宜,而且水平也更高。”
“我隨便看看,這邊的畫家好多。”
“這就是為什么這里叫做藝術高地的原因。”
陳星不敢保證這里每個擺地攤的人都是畫家,但他看到周圍有不少的人都在畫著東西,有畫水彩的,有畫油畫的,有素描的,不過到是沒有華夏的水墨,水墨畫想要在這個地方見到那真的不太容易。
跟著約翰走進新的洗衣船里面依舊是一些畫畫的人。
從大家座位的密度多少也能看出這里面的人是什么地位,密度比較高的應該都是水平相差不遠的畫家們,密度少,并且有人在觀摩的,那多少也是個知名畫家,說不定陳星看到的那些數萬歐元的畫都是從這里創作而成的。
“約翰”
有人在遠處叫他們,約翰看到了,帶著陳星過去說道“星,這是巴黎藝術協會的副會長科伯恩。”
科伯恩是亞洲人,漆黑的頭發,眼睛,以及亞洲人的面孔。
陳星還沒打招呼呢,科伯恩就說道“星你是華夏人嗎”
“額是,我是華夏川省的。”
他本來想用法語和他打招呼的,但忽然就聽到這人飆出一句中文來,陳星還挺不習慣,不過聽他說中文的口音應該是粵語地區的,比較生硬。
“我也是華人,香江人。”他很熱情的自我介紹。
科伯恩是他的法國名,中文名叫周家豪,12歲的時候就和父母一起來了法國,畢業于巴黎美術學院,然后又去了日本再回到巴黎。
老朋友帶了一個華夏老鄉過來,周會長心情很不錯,和陳星用中文聊了很久。
直到聽不懂中文的約翰憤怒的叫停,兩人才換成了法語交流。
周會長招呼了一個年輕的畫家過來讓他帶著陳星在這里轉轉,約翰說道“不用了,我自己來就可以了。”
他也沒想到會在這里碰到科伯恩,帶陳星過來主要是想帶他看看這里的攝影藏品。
巴黎藝術協會雖然不是什么博物館,但協會中收藏的各類產品極為豐富,全部加起來也不會比一些小型的博物館差多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